前后端交互—跨域与HTTP
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60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跨域
代码下载
同源策略
同源策略(英文全称 Same origin policy)是浏览器提供的一个安全功能。
MDN 官方给定的概念:同源策略限制了从同一个源加载的文档或脚本如何与来自另一个源的资源进行交互。这
是一个用于隔离潜在恶意文件的重要安全机制。
通俗的理解:浏览器规定,A 网站的 JavaScript,不允许和非同源的网站 C 之间,进行资源的交互,例如:
- 无法读取非同源网页的Cookie、LocalStorage和IndexedDB
- 无法接触非同源网页的DOM
- 无法向非同源地址发送Ajax请求
如果两个页面的协议,域名和端口都相同,则两个页面具有相同的源。 例如,下表给出了相对于 http://www.test.com/index.html 页面的同源检测:
跨域
同源指的是两个 URL 的协议、域名、端口一致,反之,则是跨域。
出现跨域的根本原因: 浏览器的同源策略不允许非同源的 URL 之间进行资源的交互。
注意: 浏览器允许发起跨域请求,但是,跨域请求回来的数据,会被浏览器拦截,无法被页面获取到!
实现跨域数据请求,最主要的两种解决方案,分别是 JSONP 和 CORS:
- JSONP: 出现的早,兼容性好(兼容低版本IE)。是前端程序员为了解决跨域问题,被迫想出来的一种临时解决方案。缺点是只支持 GET 请求,不支持 POST 请求。
- CORS: 出现的较晚,它是 W3C 标准,属于跨域 Ajax 请求的根本解决方案。支持 GET 和 POST 请求。缺点是不兼 容某些低版本的浏览器。
JSONP
JSONP (JSON with Padding) 是 JSON 的一种“使用模式”,可用于解决主流浏览器的跨域数据访问的问题。
由于浏览器同源策略的限制,网页中无法通过 Ajax 请求非同源的接口数据。但是 <script>
标签不受浏览器同 源策略的影响,可以通过 src 属性,请求非同源的 js 脚本。因此,JSONP 的实现原理,就是通过 <script>
标签的 src 属性,请求跨域的数据接口,并通过函数调用的形式, 接收跨域接口响应回来的数据。
- 客户端 定义一个回调函数,请求数据时带上回调函数名作为参数
- 服务端 将返回数据作为回调函数的参数调用回调函数 作为一个整体返回给客户端
- js加载完成,就会执行回调函数
实现一个简单的JSONP,客户端操作:
<script>// 定义一个 success 回调函数function success(data) {console.log(data);}</script><!-- 通过 <script> 标签,请求接口数据 --><script src="js/getData.js?callback=success"></script>
实现一个简单的JSONP,服务端操作:
// 将返回数据作为回调函数参数,并执行回调函数
success('数据');
JSONP的缺点:由于 JSONP 是通过
注意: JSONP 和 Ajax 之间没有任何关系,不能把 JSONP 请求数据的方式叫做 Ajax,因为 JSONP 没有用到 XMLHttpRequest 这个对象。
jQuery中的JSONP
jQuery 提供的 $.ajax() 函数,除了可以发起真正的 Ajax 数据请求之外,还能够发起 JSONP 数据请求,默认情况下,使用 jQuery 发起 JSONP 请求,会自动携带一个 callback=jQueryxxx 的参数,jQueryxxx 是随机生成的一个 回调函数名称。在使用 jQuery 发起 JSONP 请求时,如果想要自定义 JSONP 的参数以及回调函数名称。
$.ajax({url: 'http://ajax.frontend.itheima.net:3006/api/jsonp?name=zs&age=20', // 如果要使用 $.ajax() 发起 JSONP 请求,必须指定 datatype 为 jsonpdataType: 'jsonp',// 发送到服务端的参数名称,默认值为 callbackjsonp: 'callback',// 自定义的回调函数名称,默认值为 jQueryxxx 格式jsonpCallback: 'abc',success: function(res) {console.log(res) }
})
jQuery 中的 JSONP,也是通过 <script>
标签的 src 属性实现跨域数据访问的,只不过,jQuery 采用的是动态创建和 移除 <script>
标签的方式,来发起 JSONP 数据请求。
- 在发起 JSONP 请求的时候,动态向
<header>
中 append 一个<script>
标签; - 在 JSONP 请求成功以后,动态从
<header>
中移除刚才 append 进去的<script>
标签;
淘宝搜索案例
// 缓存数据var chachData = {};// 获取数据function getData(keyword) {$.ajax({url: 'https://suggest.taobao.com/sug?q=' + keyword,dataType: 'jsonp',success: function(data, style, xhr) {console.log(data, style, xhr);loadData(data);// 缓存数据chachData[keyword] = data;}})}// 渲染数据function loadData(data) {if (data.result.length > 0) {let result = template('taobao-tmp', data);$('.taobao .content').html(result).show();} else {$('.taobao .content').empty().hide();}}// 防抖——延迟500ms执行var timer = null;function debounceSearch(keyword) {if (timer === null) {timer = setTimeout(function() {getData(keyword);}, 500);} else {clearTimeout(timer);timer = null;}}// 搜索事件$('.taobao .search input').on('keyup', function(e) {let keyword = $(this).val().trim();if (keyword.length > 0) {let chach = chachData[keyword];// 取缓存if (chach) {loadData(chach);} else { debounceSearch(keyword);}} else {$('.taobao .content').empty().hide();}});
防抖与节流
防抖策略(debounce)是当事件被触发后,延迟 n 秒后再执行回调,如果在这 n 秒内事件又被触发,则重新计时。例如,用户在输入框中连续输入一串字符时,可以通过防抖策略,只在输入完后,才执行查询的请求,这样可以有效减 少请求次数,节约请求资源;
节流策略(throttle),顾名思义,可以减少一段时间内事件的触发频率。例如,鼠标连续不断地触发某事件,只在单位时间内只触发一次;
节流案例 – 鼠标跟随效果
// 步骤1. 定义节流阀var timer = null;$(document).mousemove(function(e) {// 步骤2:判断节流阀是否为空if (timer === null) {// 步骤3:开启延时器timer = setTimeout(function() {$('img').offset({left: e.pageX - $('img').width()/2,top: e.pageY - $('img').height()/2});clearTimeout(timer);timer = null;}, 16);}});
防抖和节流的区别
- 防抖:如果事件被频繁触发,防抖能保证只有最有一次触发生效!前面 N 多次的触发都会被忽略!
- 节流:如果事件被频繁触发,节流能够减少事件触发的频率,因此,节流是有选择性地执行一部分事件!
HTTP
HTTP 协议即超文本传送协议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它规定了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进行网页内容传输时, 所必须遵守的传输格式。例如:
- 客户端要以HTTP协议要求的格式把数据提交到服务器
- 服务器要以HTTP协议要求的格式把内容响应给客户端
HTTP请求消息
由于 HTTP 协议属于客户端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的通信协议。因此,客户端发起的请求叫做 HTTP 请求,客户端发送到服务器的消息,叫做 HTTP 请求消息、又叫做 HTTP 请求报文。
HTTP 请求消息由请求行(request line)、请求头部( header ) 、空行 和 请求体 4 个部分组成:
-
请求行由请求方式、URL 和 HTTP 协议版本 3 个部分组成,他们之间使用空格隔开。
-
请求头部用来描述客户端的基本信息,从而把客户端相关的信息告知服务器。比如:User-Agent 用来说明当前是什 么类型的浏览器;Content-Type 用来描述发送到服务器的数据格式;Accept 用来描述客户端能够接收什么类型的返 回内容;Accept-Language 用来描述客户端期望接收哪种人类语言的文本内容。
请求头部由多行 键/值对 组成,每行的键和值之间用英文的冒号分隔。
请求头部 – 常见的请求头字段:
- 空行,最后一个请求头字段的后面是一个空行,通知服务器请求头部至此结束。 请求消息中的空行,用来分隔请求头部与请求体。
- 请求体,请求体中存放的,是要通过 POST 方式提交到服务器的数据。
注意:只有 POST 请求才有请求体,GET 请求没有请求体!
HTTP响应消息
响应消息就是服务器响应给客户端的消息内容,也叫作响应报文。
HTTP响应消息由状态行、响应头部、空行 和 响应体 4 个部分组成,如下图所示:
- 状态行由 HTTP 协议版本、状态码和状态码的描述文本 3 个部分组成,他们之间使用空格隔开;
- 响应头部用来描述服务器的基本信息。响应头部由多行 键/值对 组成,每行的键和值之间用英文的冒号分隔。
- 空行,在最后一个响应头部字段结束之后,会紧跟一个空行,用来通知客户端响应头部至此结束。 响应消息中的空行,用来分隔响应头部与响应体。
- 响应体中存放的,是服务器响应给客户端的资源内容。
HTTP请求方法
HTTP 请求方法,属于 HTTP 协议中的一部分,请求方法的作用是:用来表明要对服务器上的资源执行的操作。 最常用的请求方法是 GET 和 POST。
HTTP响应状态码
HTTP 响应状态码(HTTP Status Code),也属于 HTTP 协议的一部分,用来标识响应的状态。响应状态码会随着响应消息一起被发送至客户端浏览器,浏览器根据服务器返回的响应状态码,就能知道这次 HTTP 请求的结果是成功还是失败了。
HTTP 状态码由三个十进制数字组成,第一个十进制数字定义了状态码的类型,后两个数字用来对状态码进行细分。 HTTP 状态码共分为 5 种类型:
完整的 HTTP 响应状态码,可以参考 MDN 官方文档 https://developer.mozilla.org/zh-CN/docs/Web/HTTP/Status
2** 范围的状态码,表示服务器已成功接收到请求并进行处理。常见的 2** 类型的状态码如下:
3** 范围的状态码,表示表示服务器要求客户端重定向,需要客户端进一步的操作以完成资源的请求。常见的 3** 类型的状态码如下:
4** 范围的状态码,表示客户端的请求有非法内容,从而导致这次请求失败。常见的 4** 类型的状态码如下:
5** 范围的状态码,表示服务器未能正常处理客户端的请求而出现意外错误。常见的 5** 类型的状态码如下:
99%的人还看了
相似问题
- Docker篇之利用docker搭建ftp服务器可实现多用户上传
- 【Vue3】解决Vue打包后上传服务器 资源路径加载错误
- 【史上最细教程】服务器MySQL数据库完成主从复制
- 中间件安全:Apache Tomcat 弱口令.(反弹 shell 拿到服务器的最高控制权.)
- 服务器端请求伪造(SSRF)
- VMware 系列:戴尔服务器配置(格式数据、RAID5、安装ESXI)以及相关问题
- 超详细 | 实验室linux服务器非root账号 | 安装pip | 安装conda
- 腾讯云4核8G服务器配置价格表,轻量和CVM标准型S5实例
- 推荐一个windows上传linux服务器/linux服务器的docker镜像的工具,摆脱docker cp,以及解决常见问题。
- 2.6文件服务器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前后端交互—跨域与HTTP":http://eshow365.cn/6-22662-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