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小常识 > 正文
已解决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来自网友在路上 199899提问 提问时间:2023-08-09 00:42:03阅读次数: 99

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99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关于【清末民初凉山彝族】,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2、清末民初凉山彝族,在凉山还有这么一个民族

1、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彝族是古羌人先后南下在长时期发展过程中与西南土著部落融合而成的民族,活动范围曾遍及今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其核心是三省毗连的广大地区。他们多自称为纳苏、诺苏或聂苏,各地还有许多种不同称呼的较小支系。

凉山彝族奴隶占有制的保持清初康熙、雍正年间,彝族及其影响所及地区保持奴隶占有制的,可以下列三个地区为代表:一个是包括水西(今贵州大方)、建昌(今四川凉山一带)、乌撒(今贵州威宁)、乌蒙(今云南昭通)等地的云、贵、川三省毗连地区;一个是云南省元江、新平县的鲁魁山一带;一个是贵州安顺府(今安顺一带)彝族土司控制下的布依族分布地区。只有凉山彝族的奴隶制度迄至1840年仍然保存下来,并且在其后的岁月里继续有所发展。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清代初年,凉山腹心,除少数平坝地区地理气候条件优越、农业早有发展外,其余大部分山区仍然“箐林丛密”,“住牧原无定所”。至道光二十九年(1849),腹心地区“生番游牧其间,并无定址”的情况,仍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这种游牧无定址的生产力不发达状况,决定了那些没有受过土司封号的所谓“生番”,实即黑彝家支统治地区,始终没有停止过对邻近产粮区居民包括汉人的劫掠。如康熙五十五年(17),越巂卫邻近地区的“阿羊”彝族,“抢夺绑虏,为害甚多”。乾隆十五年(1750年),凉山彝族“每每有此处蛮人,私窃彼处蛮人牛马及虏绑人口,甚至潜赴内地窃取汉人牲畜,或于柴山见行人寥落而被掳夺者。”随着凉山边缘地区汉族居民的日益增加,特别自嘉庆元年(1796)川楚陕白莲教大起义爆发以后,川东、川北一带的大量汉族农民涌往宁远府(今西昌)属土司地区垦荒,使“熟番”地区的社会生产力有所增长。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如嘉庆九年(1804)越巂厅(今越西)大维山一带的火山,就是以“宁远府属夷人”雇内地汉民“承佃火耨”而得名。随着锄耕与犁耕的进一步开展,道光十八年(1838),凉山一些地方已是“一半老林,一半垦地”。垦荒的汉佃与彝族群众之间“百余年来彼此相安无事”,即在土司保护下不受彝族奴隶主阶级的劫掠。但这并不说明这类地区的奴隶制生产关系已经废除。

这是因为:第一,这种由汉佃直接向土司承租土地的租佃关系,仍然是一种奴隶制的剥削关系,以1797年由云南进入凉山交脚、三湾河一带垦荒的汉佃张照福等为例,他们向彝族河东土司安世裔承租土地,不仅要向土司上佃纳租,并且要受黑彝八吃(八且)与土目阿什(阿硕)家一再的借口勒索。租谷的交纳也是随时加码,“诸多不法”。第二,早在康熙四年(65)七月,康熙帝根据贵州总督杨茂勋的奏疏交“下部议”:凡属苗彝各族“自相仇杀”,没有侵犯清政府所派流官统治的地方,止须照旧例,“讲明曲直处置输服,申报存案”。这种办法一直沿袭下来。这就是说,彝族奴隶主阶级仍然可以在内部进行冤家械斗,或到其他少数民族地区劫掠人口财物,不会受到清王朝的干预。这样的“下部议”只要付诸实施,当然同样适用于“熟番”与“生番”地区。随着十九世纪初年以来“熟番”地区的普遍开垦与农业生产的日益发展,原来以畜牧为主、农业为辅的特点就逐渐发生变化。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十九世纪末年,凉山东部雷波、马边、屏山一带彝区,已经是农业发达,只有山顶和山坡上才有荆棘林,汉人称之为老林,其余地方则种上庄稼。同时他们还“经营畜牧业以供自己消费,有大片的牧场和大群的奶牛、羊子”。这表明农业已经有超过畜牧业的发展趋势。在生产关系方面,彝族奴隶制的发展,也是和汉族居民区的恢复与发展分不开的。随着建昌、雷波等地汉族居民区的恢复与发展,首先是在汉族商民大力经营下,矿冶业包括铜、铅、银等矿得到开采,至十九世纪末,矿硐就达十四处之多。这就大大刺激了上述汉族与其他民族地区农副业生产的发展,也大大刺激了凉山腹心地区彝族奴隶主阶级的贪欲。随着凉山边缘地区驻防官兵的外调镇压白莲教起义与防务的空虚,凉山彝族奴隶主至边缘汉族居民区频繁地掠夺。他们“掳掠汉人,并不杀害,只图带回代为种地力役之用,并闻有转卖他族番人以图获利者”。

凉山彝族奴隶主阶级的出掠,嘉庆七、八、九年间,大抵先在东面的雷波、马边、峨边,继而发展至西面的越巂等地区。道光年间、再发展至凉山腹心的“巴蛮”,与云南东川府巧家厅(今巧家县)所属江外二十一寨的“滇蛮”“互相勾结,时出滋扰”。光绪年间,更进一步发展至“巴蛮”渡过金沙江,前往云南的永善与巧家劫掠。清朝末年,凉山彝族奴隶主的出掠有增无已。他们“连年捆掳边民,互相转售。购得之家,驱使同于马牛,桎梏甚于囚虏。偶有脱逃,又落于他夷之手,视为奇货,虐使如前。又以所获妇女,强使匹配,所生子女,谓之娃子,使为服役,如此裹胁,渐致强大”。这样,宣统元年(1909),凉山沿边州县清查近三年被掳汉人数字,“有案可稽者,计被杀男妇一千六百六十余名,被掳男妇四千三百余名。除查有主名,勒令坐班夷支缴出者仅六百三十余名外,余三千六百五十余名,遂至不可究诘。抢去名(民)间牛马牲畜二万余只,什物财产丧失者又称是”。这就无怪乎清末“凉山沿边各厅州县,户口凋零,较之乾嘉盛时,十不及四,疆宇日削”。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而另一方面,彝区人口却有迅速的增加。雍正十年(1732),凉山地区只有“十数万彝倮”,这时,“统计黑夷人众,不过一、二万户,而所辖白夷娃子,已至七、八万户”。合计九、十万户,约四、五十万人。由上可见,凉山彝族奴隶制之所以从清初到清末继续得到保存,归根结底,在于存在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所谓“生番”地区,以及招致汉民开垦生产力逐渐有所提高的所谓“熟番”地区。两类地区的共同点,是继续保持奴隶制的政权机关,继续维持奴隶制的等级关系与对其他部落或民族的劫掠。区别在于:“生番”地区继续俘虏汉人为奴,“熟番”地区基本上不虏汉人为奴。随着凉山腹心地区黑彝家支反对土司斗争的发展,将土司予以消灭或逐渐驱赶至边缘地区,就使原来继续俘虏汉人为奴的“生番”地区进一步扩大,便那些原系土司所辖的“熟番”地区,也变成照样俘虏汉人为奴的“生番”地区。这样,到了清朝末年,原来所谓“熟番”、“生番”的概念也逐渐被废弃,而为“浅山”与“深山”所取代。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土司制度下奴隶制经济向封建领主经济的过渡在清代若干彝族地区,出现了土司制度下奴隶制经济向封建领主经济的过渡。这是在继续保持土司、土目的大土地所有制下进行的。

虽然雍正年间清朝在彝族地区较为普遍地推行了改土归流,亦即以有任期的流官代替世袭的土官,但在部分彝族地区,由于各种历史原因,仍有一些土官保留下来。如云南新平县土县丞杨宗周,原系鲁魁山彝族头目,于康熙二十七年(88)由临安知府黄明等招抚授职,90年没有附合土巡检李尚义为首的反清活动,继续传袭到清朝末年。又如云南武定县慕连土舍那德宏,于雍正八年因“随征乌蒙”叙功受封,也传袭到清末。再如云南新平岩旺土把总李显智,以乾隆三年随父毓芳“讨逆有功”授职,传袭到解放前的大恶霸李润之。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清沿袭明制,不予土官俸给,土官还须有所贡纳、征发。作为大贵族奴隶主的土司及其属下员司土目,要维持一定的政权机关,在对所属奴隶群众进行直接占有的同时,必须在所辖地区保持一定范围的大土地所有制。如云南那德宏在雍正八年初立为武定慕连土舍时,所属地区东至十六角村、知利,与禄劝县相连;西到水田大河,与环州土司相接;南到插甸;北到金沙江边,其中有上下各十三村。直到道光初年,这里还没有出现土地买卖。其所以在保持土官大土地所有制下出现奴隶制经济向封建领主经济的过渡,主要取决于下述两个因素:

一是对外掠夺奴隶来源的枯竭。自康熙、雍正年间,清政府在东川、乌蒙、镇雄等地大力推行改流,沉重地打击了土司、土目奴隶主的残余势力,不仅武定地区继承了明万历年间平定凤阿克之后“遂悉置流官”的形势,并且从根本上断绝了在境外结合其他彝族土官进行反清的可能。因此,尽管那德宏在雍正八年被授为慕连土舍,但已经失去了对外劫掠其他民族为奴与彝族头目间相互劫掠奴隶的能力。

这种奴隶来源的枯竭与其他条件相配合,就不能不在这一地区开始封建化的进程。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需要。在奴隶制度下,奴隶主对内的残酷剥削与对外的肆意劫掠人口财产,使奴隶群众从根本上丧失了劳动的兴趣,从而不能不导致社会生产的停滞不前,甚而造成严重的破坏。明代后期,武定军民府凤氏“藉土衙之势索取夷民,民畏之如虎,甘为盗贼劫掠以应其求,尽归于土府”。这种夷民甘为盗贼劫掠的情况必然导致社会生产的严重荒废。直到康熙五十四年(1715),清朝平息窃据武定撒甸一带彝族头目常应运的反抗时,仍然是在大片“荒甸”的地方用兵,就可以充分证明这一点。

与奴隶主的对内残酷压迫、对外掠夺相比,封建领主让农奴依附在土地上进行定额地租剥削,社会秩序还比较安定,从而有可能使社会生产力获得一定的恢复与发展。自雍正年间以来,武定慕莲地区农奴在领主那德宏及其后人统治下,在山岭起伏、沟涧纵横、肚大口小的低洼地带,修建了能够容纳山洪的坝塘,并在半山与河谷地区修建大量的梯田,利用坝塘积水培育秧苗与灌溉稻田,其中有全县最大的万德坝塘,可灌溉水稻田170多亩。与此同时,当劫掠敛迹后,比较安定和平的民族关系可以出现,较为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就比较容易获得传播与推广。

在对外掠夺奴隶来源枯竭与社会生产力取得发展的新形势下,贵族奴隶主对广大奴隶群众的直接占有难以继续,农奴对领主的依附关系就日益发展。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清代中叶,这种奴隶制经济向封建领主经济的转化或者农奴对领主封建依附关系的发展,可从嘉庆年间水西地区流传下来的三份彝文田契显示一斑。其中一份,写明农奴阿勾巴租种土目领主燕翼堂安的勃那意吐型地一片,交顶银五十两,年交稻谷租二大斗五升,旱地租一大斗。并讲明:“今后粮清粮款,作事夫役,大派小派,随唤随到,阿勾巴子孙永远管业。以后如粮租不清,大派小派夫役,不能随唤随到,由官家扯土,另安他人,阿勾巴子孙并无异言。”另有租与农奴阿木的两份田契,主要内容基本相同。这里既不是奴隶制的直接强制,也不是单纯的经济剥削。而是由于农奴租种了土目领主的土地,因而产生了除交租粮外,还有各种夫役、派款等经济外强制。如果农奴不能履行这种经济剥削与经济外强制,领主的土地就要收回。这就将租种土地产生的经济剥削与封建性质的人身依附关系紧紧地结合在一起。

自然,在继续保持土目大土地所有制的前提下,土目在政治统治上仍然掌握了很大的权力,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决不是一帆风顺的。清代前期至中期,水西有的地区奴隶制仍然十分活跃,有的地区则保留严重的奴隶制残余。如乾隆三十五年(1770)三月初一日,贵州大定府悦服里步武(补露)土目安沙巴及孙安智,将角湾子地方一块佃给一个叫不修(麻栽爷爷)的,这个不修除交顶银前后共十九两银子外,并写明“以后子孙万万代,一代抽一个当‘直’(奴隶)。官家生了一个孩子,要出一两或二两银子,要出一坛或二坛酒。另外我家该出十两零八钱银子给官家”。结合解放后在贵州威宁地区的调查,这种“一代抽一个当‘直’”的关系,就是家外娃子(分居奴)耕种“人租地”,每代必须交纳人租一个的关系。这又是奴隶制残余在水西地区长期得到保存的表现。

改土归流的有效推行与封建地主经济的发展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在清代若干彝族地区,除出现土司制度下奴隶制经济向封建领主经济过渡外,在其他若干彝族地区,由于改土归流的有效推行,也出现了奴隶制经济直接向封建地主经济的过渡。

清代彝族地区的改土归流,可以雍正年间东川、乌蒙、镇雄彝族土司土目的改流为代表。雍正以前,这里还保留着奴隶占有制度。云南巡抚鄂尔泰于雍正四年十二月奏陈由威宁到东川彝族土司土目统治区内所目睹的情况:“三百六十里内人烟俱寂,鸡犬无闻”。“田皆蒿莱,地尽荆棘,耕种不施,渔樵绝迹”。社会生产力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与破坏。鄂尔泰在上述彝族地区推行改土归流所采取的策略是,在陆续调集军队陈兵边境的同时,先行分化土司、土目内部的团结。乌蒙府城发生了奴隶主暴乱,杀害了乌蒙镇总兵刘起元等人。从而迫使鄂尔泰飞调滇、黔官、土兵一万数千人,对东川、乌蒙、镇雄等地的奴隶主武装进行大规模的粉碎性的打击,使之一蹶不振,并为奴隶制经济向封建地主经济的直接过渡,创造了一个迅速发展的先例。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其具体措施是:军事上加强安营设汛,防止凉山彝族奴隶主的势力越过金沙江卷土重来;政治上慎选能员,以“人地相宜”的徐成贞为昭通总兵;着眼于恢复与发展经济,早在1727年初,就陆续招集垦民垦荒,继而将原属土司土目现在无业的田地赏给兵丁。“并量与牛种银两,劝令开垦”。1731年初,当“鲁甸凉山等数百寨尽平”之后,又对避乱逃亡及被胁从的,无论汉回彝苗,“概令招抚,悉予安插”,于是“归而完聚者数万户”。1731年底,继鄂尔泰担任云贵总督的高其倬,又采取了进一步的措施:首先从寻甸各州招得“习于耕稼”的农民一千户,限期赶赴昭通;其次将昭通之田分为熟水、生水、熟旱、生旱田四种,分别授与;尤为重要的是:将“所给与兵民夷户之田,俱令于分给之始,即立清界限,以杜将来纷争影射之葛藤。其田按年陆续收其稻谷,照时价计算,扣还工本,扣清之后即令起科其田给与执照,永远为业”。这种既承认劳动者的土地所有权,又从生产资金方面给予借贷的政策,极大地鼓励了劳动者的生产热情,大约只经历了十多年,就出现了改流前后迥然不同的变化。在改流前的1726年,是“昔日土酋,好逸恶劳,不喜耕种,纵容部落,不时抢劫人口,掳掠牲畜,贩卖为生,习成惯技”。而在改流后的乾隆十一年(1746),则是“数年以来,招徕开垦,野无旷土,商贾辐辏,汉土民夷,比屋而居,庐舍稠密,已与内地气象无二”。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在向封建地主经济过渡中,并非所有地区都要经过改土归流。如康熙二十七年授职的新平土县丞杨宗周,乾隆三年因军功议叙的新平土千总邱国良,都是直到清朝末年子孙世袭,辖区四至分明,保持着土司封建领主的大土地所有制。但至乾隆三年,土弁李毓芳在新平所属地方“新买者甸冈、丫租等田”,其中者甸冈计九亩八分二厘,“年收京斗租谷二十四石,纳秋粮四斗八升五勺”。表明这里的地主经济已在领主制周围取得进展,并对后者进行冲击。又如道光年间云南武定慕莲土舍所属练头联合群众,要求在辖区内自由买卖土地。土司被迫承认,允许有田户以后只交纳一份官租,这就以容许地主经济发展的方式破坏了领主制的完整。再如清朝末年,贵州威宁龙街、牛棚、大官寨等地仍然保存土目封建领主的大土地所有制,邻近的灼圃地区却由于土目绝嗣,地产归公,折价出售,从而使这一地区的地主富农经济逐渐居于统治地位。

源远流长的民族文化与风俗习惯除少数后进地区外,各地彝族有着长时期从事农业生产的历史。正是从农业生产实践中,彝族人民积累了许多有关天文气象的知识。如在云南景东县,彝族群众把长时期以来观察天象变化的经验编成许多农谚。在云南牟定县,当地部分彝族老农根据春雷第一声的时间和方位,能够正确地预测当年雨季开始的迟早和雨量丰欠的情况。在四川凉山,彝族群众在自己的生产实践中,采用了根据物候定农时的方法,并进一步把农时与天象联系起来,根据日出点和日落点的位置变化确定农时,确定该种某一种作物。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在对疾病医疗方面,彝族群众中间也蕴藏着许多宝贵的经验。如云南楚雄、禄劝县的《齐书苏》(意为配药方的书),贵州毕节地区的《寻药找药经》,四川凉山地区的《献药供牲经》,都可以说是当地彝族医疗经验的总结。许多民间医生运用世代相传的医疗经验,把一些动植物和矿物制成各种土药,能治疗多种疾病。还有扎针、接骨、熏洗、按摩、拔火罐等外科手术。并对牲畜的疾病进行治疗。但是,在一些地区,医疗经验被公开宣扬宗教迷信的毕摩所禁锢,未能获得健康的发展。

彝族有初创于隋唐,至明代已趋成熟的标音节文字,明清以来,各地流传不少用纸书写的彝文经典,包括历法、天文、谱牒、诗文、神话、历史以及毕摩所使用的祭经与占卜经等典籍,内容十分丰富。各地还有一些彝文铸铜、碑刻、图章、书信、契约、借条等,多系明清两代保留下来的文物。彝族民间有丰富的文学宝藏,许多手抄本基本上可以划入文学作品的范畴,绝大部分是世代传诵、并不断锤炼丰富的民间口头文学,它们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彝族民间有各式各样的传统曲调,无论男女老少都能唱上几首,它是彝族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地山歌与传统曲调一样,丰富多彩,美不胜收。彝族民间还有各种舞蹈伴奏曲和乐器曲,乐器种类不少,通常以管弦为主。舞蹈是彝族人民文化生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最流行的是集体性质的“跳乐”,基本动作各地相去不远。凉山彝族地区还有一种宫廷舞,渊源可以追溯至隋唐时期,以后由彝族兹莫(土司)继承与保留下来。各彝族地区还保留一些其他的古老舞蹈形式,包括征战舞、斗牛舞、斗鸡舞、点荞子舞、点玉米舞等。

彝族群众流行多神崇拜,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可区分为自然崇拜、灵物崇拜、鬼魂崇拜、祖先崇拜等数种,而以祖先崇拜的仪式最为隆重。最普遍流行于各地的是祭龙,大多以树或水塘为代表。在众多神灵中已出现天神的概念,但不过是人间兹莫或者土司的化身。彝族祭司多称毕摩,由男性担任。通晓彝文,通常父子相传,少数拜师受业。凡遇打冤家、婚姻、疾病、狩猎、出行,以及遇有异象异梦等,都要请毕摩占卜,以预测吉凶祸福。此外,彝族民间还流行“神判”,有捞油锅、漂灯草、端红铧、嚼米等数种,负者须接受制裁。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父系小家庭是各地彝族社会生产和消费的基本单位,诸子婚后即与父母分居,幼子往往和父母住在一起。遗产由男子继承,绝业归近亲所有,女儿只能分得部分动产。彝族历史上盛行父子连名制。1840年以前,凉山彝族妇女在某些方面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在奴隶制与封建领主制的统治下,若干彝族地区盛行等级内婚,主要是黑彝与白彝之间绝对禁止婚配。许多地区盛行收继婚,多系丈夫死后续嫁夫兄弟。在婚姻对象选择上,交表婚十分流行。一夫一妻制是彝族社会的基本婚姻制度,少数统治者有多妻的现象。

彝族历史上盛行火葬。明清以来,随着改土归流的贯彻执行,在流官政府的刻意提倡下,许多彝族地区已逐步废除火葬,改用棺木土葬。凉山地区的火葬在奴隶制度下一直继续流行。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各地彝族有一些标志民族传统的节日,其中,流行甚广而又隆重举行的是火把节。四川、云南一般在夏历六月二十四日,贵州多在六月初六。在云南弥勒西山和路南圭山,每年冬日要过密枝节。贵州和云南东北地区的某些彝族,还有夏历六月过小年、冬月过大年的习惯。

2、清末民初凉山彝族,在凉山还有这么一个民族

进入大凉山封闭的地形,

如同坠入瓮底,走进未知,

外面世界的生活被抛诸脑后。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大凉山

遥远、孤绝,半山腰云遮雾绕

犹如置身《指环王》里的迷雾山脉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从没有哪个地方能让人感到如此遥远和荒凉。论高寒,大凉山远比不上西藏;论遥远,它根本算不得边陲。但你就是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左思右想,可能是因为地理环境的缘故。

大凉山这个地方堪称孤绝,其间山峦起伏,形貌粗粝,咄咄逼人。随处都有两河的支流把土地切开,最偏远的地方尚不通路,骑马骑骡子进去,一走就是一整天。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这里风景绝美,到处都有竹林苍柏,湿气悬在半空凝成云雾,挂在半山腰上,终年云遮雾绕。山脚下是农田,黄色一片,中间星星点点人家,灰瓦白墙,感觉身在《指环王》里的迷雾山脉。

深入凉山

山势险峻、寒冷闭塞

却随处能看到彝家世代相承的风俗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来到美姑、昭觉、布拖也就进入了真正的彝人领地。这里的山势明显险峻,查看地图会发现,在美姑和雷波之间贯穿的山岭就是大凉山的主脉。这里寒冷、闭塞、交通不便,加上彝人社会自成体系,不受外界影响,即便今天在这里行走,仍能随处看到彝家世代传承下来的风俗。

彝族人虽然日常已经几乎不穿民族服饰,但毛毡和察尔瓦是要穿的,头套也要戴。在彝区行走,你经常能看到穿着中山装的男人头上戴着头套,天菩萨高高地卷向右侧,身上披一条羊毛披风。这样的穿着与当地气候密切相关。

彝族人家

神圣的火塘和简朴的家

最能领略“地气”和“烟火气”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彝寨典型的造型是夯土瓦板房,屋顶一层层穿枋形成独特结构,整个架构通过木榫镶嵌固定,不用一钉一铆。屋内都有火塘,即便在不凉不热的春秋时节,这里的火塘也需要终日烧火,不仅仅是因为寒冷,更多的来自对火的崇拜。彝族火塘是一个家庭中神圣的地方,过年的时候,火塘里的火不能熄灭,全家老幼都要轮流睡在火塘边守岁。

典型的彝族人家没有床,屋内设有二层,登一木梯上去,那铺着茅草堆的地方就是床,讲究一点的在一层设有隔间,女主人和男主人分睡两间,或女主人睡后室。卧室逼仄,灯光昏暗。人们夜里不脱衣,仅脱下最外层的察尔瓦当床褥,再将毛毡紧紧一裹,倚着茅草堆互道晚安。

彝人家里也没什么家具。在我们走访过的彝宅,最奢华的也仅拥有一台液晶电视,多数只有一个五斗橱,用旧的柜子就胡乱放在后室。

毕摩

受尊敬的人

掌管彝人社会的文明成果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在一位世传毕摩家里,为了满足我们看传世经文的愿望,年仅27岁的毕摩呼朋引伴,就着我们手电筒的微弱的光,花了足足40分钟才艰难地开启了那柜子。他将灰头土脸的经文箱抱出门外,掸一掸身上的灰,满足地说:“哈,不脏,挺干净。”

逢婚丧嫁娶,大病小灾,不详凶兆,甚至婴儿赐名,彝人都习惯请一位毕摩来家做场法事。请哪位毕摩要事先占卜,一次不行,而是三次,算准了之后盛情邀请,毕摩无论愿不愿意,都得应邀前来,不管相去多远,路途多难。

毕摩是一群被认作生活于神与鬼之间的人,社会无论哪个等级(彝人解放前保持奴隶制,等级分明,兹莫、土司为统治者,少部分地区由作为诺伙的黑彝管理),都对其恭恭敬敬。他们掌管着彝族社会的天文、历法、文字、传说、建筑、历史等一切彝人社会的文明成果,不仅识得现代彝文,甚至上古的古老彝文也能轻松念诵。

法事

一进门

仿佛穿越到千年以前的世界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那天天色向晚,我们冒雨出发前往一户人家。此前经我们再三恳请,一位毕摩答应让我们全程观看一场法事。主人家女儿患有肺结核,父母希望做一场法事驱走病鬼。那人家远在美姑县十公里以外的小村,一路上人烟稀少,出发五公里后再见不到任何村民,四处漆黑,道路颠簸,一条小河水势渐涨,在耳边发出孤寂的声响。

我很怀疑是不是走错了方向,直到无路可走,必须下车,我们才发现需要淌水过河,那户人家就在对面山上,山间隐约闪动黄豆大的一点光。有人前来迎接我们,低头一看,小小的两个孩子,大约8、9岁,他们却自称一个16,另一个14。他们熟练地涉水而过,我们则在河边窘迫地脱鞋脱袜,归置摄影器材。

一进门,仿佛穿越到了千年以前的世界。我不知我真正看到了什么,只觉得这一趟行程已把我颠覆得头疼脑胀,双目晕眩。但这正是我此行的目的,也是我多年以前的愿望:要去荒僻的地方,了解那里人们的生活,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文化,了解他们的苦痛与欢乐。

天堑

多亏了天堑般的屏障

传统得以保存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

大凉山的诺苏人是很好的样本。这个分支的彝人在漫长的迁徙中最终选择此地定居,大概是看中了这里的封闭独立。

多亏了这道天堑一样的屏障,我们在这里看到了保存完好的原始巫术;听到了被大多数民族弃之不用的发声器官发出的奇特的语音;那些只有在博物馆里才能看到的,刻在兽骨上的原始象形文字,我们可以轻松地捧在手心;“血统纯正”的黑彝讲起一百多年的家族故事,像讲一个尚且在世的兄弟的家事一般熟悉;而在毕摩那里,这样的家族故事往往要往前推进以两千年。

凉山、彝族一个在繁华文明之外的世界,还在默默讲述着他古老而神奇故事。

-END-

文丨温瑶

文章摄影丨杨松

本文关键词:解放前的凉山彝族,凉山彝族历史几千年的,平息凉山彝族奴隶主武装叛乱,1956年凉山彝族,凉山彝族的历史情况。这就是关于《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99%的人还看了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 清末民初凉山彝族,清朝冷知识——清朝时和彝族的关系":http://eshow365.cn/3-8032-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