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付自如是什么意思,《红楼梦》中的成语
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120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关于【应付自如是什么意思】,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应付自如是什么意思:高考名著复习:《红楼梦》中的成语2、应付自如是什么意思,应付自如解释1、应付自如是什么意思:高考名著复习:《红楼梦》中的成语
红楼梦中的成语
词目 粉妆玉琢1
发音 fěn zhuāng yù zhuó
释义 白粉装饰的,白玉雕成的。形容女子妆饰的漂亮或小孩长得白净。也用来形容雪景。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士隐见女儿越发生得粉妆玉琢,乖觉可喜,便伸手接来,抱在怀中,斗他玩耍一回。”
示例 江山万里,变成了一个粉妆玉砌的世界。(峻青《瑞雪图》)
词目 饫甘餍肥1
发音 yù gān yàn féi
释义 饫:饱食;餍:吃饱。饱食肥美的食品。形容生活优裕、奢侈。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当此日,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锦衣纨裤之时,饫甘餍肥之日,背父兄教育之恩,负师友规训之德,以致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
示例
词目 华冠丽服3
发音 huá guān lì fú
释义 冠:帽子。形容衣着华丽。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全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不开,只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示例
词目 倚财仗势3
发音 yǐ cái zhàng shì
释义 倚、仗:凭借。倚仗着自己的财产和势力。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表兄薛蟠,倚财仗势,打死人命,现在应天府案下审理。”
示例
词目 郑重其事4
发音 zhèng zhòng qí shì
释义 郑重:审慎,严肃认真。形容说话做事时态度非常严肃认真。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郑重其事,必得三日后方进门。”
示例 孙俊英背剪着手,~地在墙前站着看标语。(冯德英《迎春花》第六章)
词目 金玉良缘5
发音 jīn yù liáng yuán
释义 原指符合封建秩序的姻缘。后泛指美好的姻缘。
出处 都道是~,俺只念木石前盟。(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示例
词目 挺胸凸肚6
发音 tǐng xiōng tū dù
释义 凸:凸出。形容身壮力强,神气活现的样子。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回:“史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
示例
词目 有天没日7
发音 yǒu tiān méi rì
释义 比喻说话毫无畏惧和顾忌。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众小厮见说出来的话有天没日的,吓得魂飞魄丧,把他捆起来。”
示例
词目 横行霸道9
发音 héng xíng bà dào
释义 横行:行动蛮横仗势做坏事;霸道:蛮不讲理。依仗权势为非作歹。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一任薛蟠横行霸道,他不但不去管约,反‘助纣为虐’讨好儿。”
示例 他仗着父亲的权势~。
词目 心到神知11
发音 xīn dào shén zhī
释义 旧时指只诚心敬神,就用不到烦琐的礼仪。比喻对人表示钦佩,不必有什么虚文浮礼。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一回:“大老爷原是好养静的,已修炼成了,也算得是神仙了。太太们这么一说,就叫做‘心到神知’了。”
示例
词目 扬长而去12
发音 yáng cháng ér qù
释义 大模大样地径自走了。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二回:“(道士)道:‘……千万不可照正面,只照背面,要紧,要紧!三日后我来收取,管叫你病好。’说毕,徉长而去。”
示例 说罢,深深一揖,~。(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回)
词目 风刀霜剑17
发音 fēng dāo shuāng jiàn
释义 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林黛玉的《葬花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示例
词目 怡情悦性17
发音 yí qíng yuè xìng
释义 怡:和悦愉快;悦:高兴,愉快。使心情舒畅愉快。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如今上了年纪,且案牍劳烦,于这怡情悦性的文章更生疏了。”
示例
词目 可有可无20
发音 kě yǒu kě wú
释义 可以有,也可以没有。指有没有都无关紧要。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因此把一切都看成浊物,可有可无。”
示例 她活了五十年,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还不是一个~的人。(茹志娟《如愿》)
词目 天长日久20
发音 tiān cháng rì jiǔ
释义 时间长,日子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但只是天长日久,尽着这么闹,可叫人怎么过呢。”
示例
词目 贫嘴薄舌25
发音 pín zuǐ bó shé
释义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示例 恐怕大抵要以为这是作者~,随意捏造,以挖苦他所不满的人们的罢。(鲁迅《花边文学?奇怪》)
词目 贫嘴贱舌25
发音 pín zuǐ jiàn shé
释义 指话多而尖酸刻薄,使人厌恶。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什么诙谐!不过是贫嘴贱舌的讨人厌罢了!”
示例
词目 拿腔作势25
发音 ná qiāng zuò shì
释义 装模作样。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二五回:“那贾环便来到王夫人炕上坐着,命人点了蜡烛,拿腔作势的抄写。”
示例
词目 无精打采25
发音 wú jīng dǎ cǎi
释义 采:兴致。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小红待要过去,又不敢过去,只得悄悄向潇湘馆,取了喷壶而回,无精打采,自向房内躺着。”
示例 这时候贾大少爷见人家的条子都已到齐,瞧着眼热,自己一个人坐在那里,甚觉~。(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四回)
词目 文风不动29
发音 wén fēng bù dòng
释义 一点儿也不动。形容没有丝毫损坏或改变。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偏生那玉坚硬非常,摔了一下,竟文风不动。”
示例 尽管外面闹翻了天,他在屋里仍然~,照旧读他的书。
词目 眼不见,心不烦29
发音 yǎn bù jiàn,xīn bù fán
释义 比喻只要没有看见或不在眼前,也就不会为这操心或烦恼。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九回:“任凭你们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
示例
词目 嬉皮笑脸30
发音 xī pí xiào liǎn
释义 形容嬉笑不严肃的样子。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回:“你见我和谁玩过!有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
示例 班长随又~岔了一句。(沙汀《一个秋天晚上》)
词目 提名道姓31
发音 tí míng dào xìng
释义 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
示例
词目 三灾八难32
发音 sān zāi bā nàn
释义 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二回:“我想你林妹妹那孩子,素日是个有心的,况且他也三灾八难的,既说了给他作生日,这会子又给人去装裹,岂不忌讳。”
示例
词目 口齿伶俐33
发音 kǒu chǐ líng lì
释义 口齿:说话、言谈;伶俐:聪明,灵活。谈吐麻利,应付自如。形容口才好。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宝玉素日虽然口角伶俐,此时一心却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也身亡命殒。”
示例
词目 光宗耀祖33
发音 guāng zōng yào zǔ
释义 宗:宗族;祖:祖先。指子孙做了官出了名,使祖先和家族都荣耀。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三回:“儿子管他,也为的是光宗耀祖。”
示例 封建时代读书人是为了升官发财,~。
词目 轻嘴薄舌35
发音 qīng zuǐ bó shé
释义 指说话轻率,言语随便。也比喻人爱说俏皮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五回:“袭人听了话内有因,素知宝钗不是轻嘴薄舌奚落人的,自己想起上日王夫人的意思来,便不再提了。”
示例
词目 甜嘴蜜舌35
发音 tián zuǐ mì shé
释义 象蜜糖一样甜的话。比喻为了骗人而说得动听的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五回:“吃吧,吃罢!你不用和我甜嘴蜜舌的了,我都知道啊!”
示例 他的~使我信以为真,结果上了当。
词目 人多手杂37
发音 rén duō shǒu zá
释义 指动手的人多。也只人头杂的场合,东西容易散失或丢失。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老太太屋里还罢了,太太屋里人多手杂,别人还可已,那个主儿的一伙子人见是这屋里的东西,又该使黑心弄坏了才罢。”
示例
词目 风雨无阻37
发音 fēng yǔ wú zǔ
释义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七回:“宝钗说道:‘一月只要两次就够了。拟定日期,风雨无阻。’”
示例 明天进行足球比赛,~。
词目 孤标傲世38
发音 gū biāo ào shì
释义 孤:孤单;标:标准高。孤高自赏,傲然一世。原形容菊花傲霜独立的形态。比喻人格的傲然不群和不与俗流。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八回:“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示例
词目 求亲靠友42
发音 qiú qīn kào yǒu
释义 向亲友乞求帮助。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二回:“或者做个小本买卖,或者置几亩地,以后再别求亲靠友的。”
示例
词目 丁是丁,卯是卯43
发音 dīng shì dīng,mǎo shì mǎo
释义 某个钉子一定要安在相应的铆处,不能有差错。形容对事认真,毫不含糊。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三回:“我看你利害,明儿有了事,我也‘丁是丁,卯是卯’的,你也别抱怨。”
示例 他说话做事~,深得大家信任。
词目 变生不测44
发音 biàn shēng bù cè
释义 变:有重大影响的突然变化;不测:意外。变故发生于突然之间。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示例
词目 无缘无故44
发音 wú yuán wú gù
释义 没有一点原因。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四回:“好好儿的,从那里说起!无缘无故白受了一场气!”
示例 他的力量,力气,一向使他自尊自傲,可是在过去的这些日子,~的他受尽了委曲与困苦。(老舍《骆驼祥子》三)
词目 铁面无私45
发音 tiě miàn wú sī
释义 形容公正严明,不怕权势,不讲情面。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五回:“我想必得你去做个‘监社御史’,铁面无私才好。”
示例
词目 弄鬼掉猴46
发音 nòng guǐ diào hóu
释义 比喻调皮捣蛋。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买了来三日两日,又弄鬼掉猴的。”
示例
词目 巴高望上46
发音 bā gāo wàng shàng
释义 指与社会地位高于自己的人结交或联姻。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十六回:“别说是鸳鸯,凭他是谁,那一个不想巴高望上、不想出头的?”
示例
词目 大手大脚51
发音 dà shǒu dà jiǎo
释义 形容花钱、用东西不节省。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成年家大手大脚的,替太太不知背地里赔垫了多少东西,真真赔的是说不出来的,那里又和太太算去。”
示例 他平时不节俭,花钱总是~的。
词目 拱肩缩背51
发音 gǒng jān suō bèi
释义 拱肩:肩往上耸。耸起肩膀,弯曲着腰。形容衰老或不健康的体态。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一回:“只有他穿着那几件旧皮裳,越发显的拱户缩背,好不可怜见的!”
示例
词目 蹑手蹑脚54
发音 niè shǒu niè jiǎo
释义 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四回:“于是大家蹑手蹑脚,潜踪进镜壁去一看。”
示例 为了不影响别人,同学们在阅览室里走路都是~的。
词目 花枝招展62
发音 huā zhī zhāo zhǎn
释义 招展:迎风摆动的样子。形容打扮得十分艳丽。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袭人等捧过茶来,才吃了一口,平儿也打扮的花枝招展的来了。”
示例 这些姑娘一个个都打扮得~。
词目 强死强活63
发音 qiǎng sǐ qiǎng huó
释义 比喻非常勉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三回:“探春哪里肯饮?却被湘云、香菱、李纨等三四个人,强死强活,灌了一钟才罢。”
示例
词目 赞不绝口64
发音 zàn bù jué kǒu
释义 不住口地称赞。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四回:“宝玉看了,赞不绝口。”
示例 他常常在我面前把秋桐的文章捧上了天,~。(邹韬奋《经历?新闻记者的作品》)
词目 善罢干休65
发音 shàn bà gān xiū
释义 善:好好地;甘休:情愿罢休。好好地解决纠纷,不再闹下去(多用于否定)。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他看见奶奶比他标致,可比他得人心儿,他就肯善罢干休了?”
示例 你五尺五的汉子,就这样忍气吞声~吗?不!(李英儒《野火春风斗古城》第七章)
词目 丢三落四67
发音 diū sān là sì
释义 形容做事马虎粗心,不是丢了这个,就是忘了那个。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七回:“咱们家没人,俗语说的‘夯雀儿先飞’,省的临时丢三落四的不齐全,令人笑话。”
示例
词目 日久天长69
发音 rì jiǔ tiān cháng
释义 时间长,日子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日久天长,这些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呢?”
示例 学习外语没有什么诀窍,只有靠~地积累。
词目 井水不犯河水69
发音 jǐng shuǐ bù fàn hé shuǐ
释义 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九回:“我和他‘井水不犯河水’,怎么就冲了他?”
示例
词目 万象更新70
发音 wàn xiàng gēng xīn
释义 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示例 春回大地,~,农民又开始耕种了。
词目 临阵磨枪70
发音 lín zhèn mó qiāng
释义 到了快要上阵打仗的时候才磨刀擦枪。比喻事到临头才匆忙准备。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临阵磨枪’,也不中用!有这会子着急,天天写写念念,有多少完不了的?”
示例 学习要靠平时努力,不要~,到考试前才用功。
词目 年轻力壮71
发音 nián qīng lì zhuàng
释义 壮:健壮。年纪轻,体力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老太太也太想的到。实在我们年轻力壮的人,捆上十个也赶不上。”
示例
词目 悬灯结彩71
发音 xuán dēng jié cǎi
释义 悬:挂;彩:彩球,彩带。挂着灯笼,系着彩球。形容节日、喜庆的景象。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一回:“两府中倶悬灯结彩,屏开鸾凤,褥设芙蓉;笙箫鼓乐之音,通衢越巷。”
示例
词目 小题大作73
发音 xiǎo tí dà zuò
释义 拿小题目做大文章。比喻把小事情当做大事情来处理。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三回:“没有什么,左不过他们小题大作罢了,何必问他?”
示例
词目 能说会道74
发音 néng shuō huì dào
释义 形容很会讲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示例 这个人生就的两片巧嘴,巧嘴滑舌,~。(曲波《林海雪原》二八)
词目 平心静气74
发音 píng xīn jìng qì
释义 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能得这个实在;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
示例 希望你~地想一想,不要意气用事。
词目 一针一线74
发音 yī zhēn yī xiàn
释义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要想搜我的丫头,这不可能!我原比众人歹毒,凡丫头所有的东西,我都知道,都在我这里间收着:一针一线,他们也没得收藏。”
示例
词目 踧踖不安75
发音 cù jí bù ān
释义 恭敬而不安。意谓恭敬而不自然的样子。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五回:“宝玉因贾政在坐,早已踧踖不安。”
示例 烁烁的灯光迫得我们皱起了眉头,我们的风尘色全给它托出来了,这使我~了。(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
词目 娇生惯养77
发音 jiāo shēng guàn yǎng
释义 从小就被溺爱、娇养惯了。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七回:“宝玉冷笑道:‘原是想他自幼娇生惯养的,何尝受过一日委屈。’”
示例 她从小~,什么事也不会干。
词目 数一数二79
发音 shǔ yī shǔ èr
释义 不算第一也算第二。形容突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这门亲原是老亲,且又和我们是同在户部挂名行商,也是数一数二的大门户。”
示例 他的学习成绩在班里是~的。
词目 倚姣作媚79
发音 yǐ jiāo zuò mèi
释义 倚:凭借;姣:美好;媚:迷人。凭着自己美貌,任意撒娇胡闹。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九回:“先时不过挟制薛蟠,后来倚姣作媚,将及薛姨妈,后将至宝钗。”
示例
词目 新来乍到81
发音 xīn lái zhà dào
释义 乍:刚才,起初。形容为时不久或刚刚来到一个新地方。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一回:“况且你二姐姐是新媳妇,孙姑爷也还是年轻的人,各人有各人的脾气,新来乍到,自然要有些别扭的。”
示例 春兰看这人~,倒不怯生。(梁斌《红旗谱》六)
词目 无情无义82
发音 wú qíng wú yì
释义 没有一点情义。形容冷酷无情。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二回:“好!宝玉,我今日才知道你是个无情无义的人了!”
示例
词目 喊冤叫屈83
发音 hǎn yuān jiào qū
释义 为遭受冤屈而喊叫。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三回:“那宝蟾只管喊冤叫屈,那里理会他。”
示例
词目 自出心裁84
发音 zì chū xīn cái
释义 心裁:心中的设计、筹划。出于自己的创造。指不抄袭、模仿别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那些童生都读过前人这篇,不能自出心裁,每多抄袭。”
示例
词目 对头冤家84
发音 duì tóu yuān jiā
释义 对头:冤家、仇人。指仇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四回:“真真那一世的对头冤家!你何苦来还来使促侠?从前你妈要想害我,如今又来害妞儿,我和你几辈子的仇呢?”
示例
词目 满腹疑团87
发音 mǎn fù yí tuán
释义 疑团:许多弄不清的问题。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七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地,归至怡红院中。”
示例
词目 疑团满腹87
发音 yí tuán mǎn fù
释义 疑团:许多弄不清的问题。形容心里充满了疑问。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八十七回:“弄得宝玉满肚疑团,没精打采地,归至怡红院中。”
示例
词目 移船就岸91
发音 yí chuán jiù àn
释义 就:凑近,靠近。改变原来主张,乘势凑上去办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来。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一回:“那薛蝌若有悔心,自然移船就岸。”
示例
词目 偷梁换柱97
发音 tōu liáng huàn zhù
释义 比喻暗中玩弄手法,以假代真,以劣代优。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七回:“偏偏凤姐想出一条偷梁换柱之计,自己也不好过潇湘馆来,竟未能少尽姊妹之情,真真可怜可叹。”
示例 他采取~的手法,将别人的科研成果据为己有。
词目 养家活口99
发音 yǎng jiā huó kǒu
释义 维持一家人的生活。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十九回:“那些书吏衙役,都是花了钱买着粮道的衙门,那个不想发财?俱要养家活口。”
示例
词目 十病九痛102
发音 shí bìng jiǔ tòng
释义 形容浑身病痛。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回:“如今我的身子是十病九痛的,你二嫂子也是三日好两日不好。”
示例
词目 入不敷出107
发音 rù bù fū chū
释义 敷:够,足。收入不够支出。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七回:“但是家计萧条,入不敷出。”
示例 他家人口太多,收入少,常常~。
词目 话中有话110
发音 huà zhōng yǒu huà
释义 话里含有别的意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第一百十回:“邢夫人等听了话中有话,不想到自己不令凤姐便宜行事,反说:‘凤丫头果然有些不用心。’”
示例
词目 话里有话110
发音 huà lǐ yǒu huà
释义 话里含有别的意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第一百十回:“邢夫人等听了话中有话,不想到自己不令凤姐便宜行事,反说:‘凤丫头果然有些不用心。’”
示例 她听出~,怕嚷下去再被人掀出丑来,就咕噜着走了。(冯德英《苦菜花》第十四章)
词目 通同一气110
发音 tōng tóng yī yì
释义 串通在一起。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一十回:“况且打死的贼是周瑞的干儿子,必是他们~的。”
示例
词目 心神不定113
发音 xīn shén bù dìng
释义 定:安定。心里烦躁,精神不安。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三回:“便把丰儿等支开,叫刘老老坐在床前,告诉他心神不宁,如见鬼的样子。”
示例
词目 人仰马翻115
发音 rén yǎng mǎ fān
释义 人马被打得仰翻在地。形容被打得惨败。也比喻乱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十五回:“贾琏家下无人,请了王仁来在外帮着料理。那巧姐儿是日夜哭母,也是病了。所以荣府中又闹得马仰人翻。”
示例 这么晴朗的天气,天空是湛蓝湛蓝的,真不象双方就要杀得~!(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六章)
词目 寻根究底120
发音 xún gēn jiū dǐ
释义 追求根底。一般指追问一件事的原由。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似你这样寻根究底,便是刻舟求剑,胶柱鼓瑟了。”
示例 这个学生对学习有股钻劲,什么问题都想~。
词目 陶情适性120
发音 táo qíng shì xìng
释义 陶:喜,快乐;适:舒适,畅快。使心情愉快。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不过游戏笔墨,陶情性而已!”
示例
词目 情天孽海120
发音 qíng tiān niè hǎi
释义 孽:罪恶。天大的情欲,罪孽的深渊。旧指男女深深地陷入情海。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贵族之女,俱属从情天孽海而来。”
示例
词目 兰桂齐芳120
发音 lán guìqí fāng
释义 兰桂:对他人儿孙的美称;芳:比喻美德、美声。旧指儿孙同时显贵发达。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现今荣宁两府,善者修缘,恶者悔祸,将来兰桂齐芳,家道复初,也是自然的道理。”
示例
作者简介:
曹雪芹(1724—1764),清代小说家。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祖籍河北省丰润县。清初,入满洲正白旗籍。他本人生于南京。
曹雪芹生活在一个“百年望族”的大官僚地主家庭,从曾祖父起三代世袭江宁织造达60年之久。祖父曹寅当过康熙的“侍读”,曾祖母又是康熙的乳母,曹家与皇室的关系非常密切。少年时代,他“锦衣纨绔”、“饫甘餍肥”,过了一段豪门公子的奢侈生活。雍正五年(1727),他父亲曹頫因事受到株连,被革职抄家。从此,家族的权势和财产都丧失殆尽。他的家庭居处屡迁,生活极不安定,有时甚至不得不投亲靠友,以维持生活,还常常受到歧视和凌辱。经历了由锦衣玉食到“举家食粥”的巨大反差,对贫民百姓的命运有了切身感受,对社会上的黑暗和罪恶有了全面而深刻的认识。
乾隆十五年左右,他离京迁居西郊农村。曹雪芹晚年的生活更凄凉、悲惨,“举家食粥酒常赊”,贫病无医,又加上幼子夭折,所著长篇小说《红楼梦》一书尚未完成,他便与世长辞,给我们留下了许多遗憾。
曹雪芹从小受到文学、艺术的熏陶,他的祖父曹寅工诗词、善书法,是当时著名的藏书家。曹雪芹深受其祖父的影响,工诗善画,具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迁居北京西郊后,他在艰难困苦的境遇中,呕心沥血,“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创作了不朽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今传本《红楼梦》共120回,后40回为高鹗续成。
《红楼梦》前五回内容及与全书内容的关系
《红楼梦》的序幕由前五回构成,分别从各个不同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各有侧重。因此,为了更好地解读《红楼梦》,就有必要对前五回的内容,作一概要的了解。
第一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
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璎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简言之,林黛玉生前为绛珠仙草,贾宝玉生前为女娲补天余下的石头化成的神璎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的历史与人物;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贾府中上上下下的人物关系,大致可列表图示如下:
贾 府 主 要 人 物 关 系 表
贾 敷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 贾 珍——贾 蓉
贾 敬 (秦可卿)
贾惜春
贾 琏 ——巧姐
贾 赦 (王熙凤)
(邢夫人) 贾迎春
贾 珠——贾兰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贾 政 (李纨)
(史太君-贾母) (王夫人) 贾元春
(赵姨娘) 贾宝玉
贾探春
贾 环
贾 敏——林黛玉
(林如海)
(注: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时已不在世的人物有:贾演、贾代化、贾敷和贾源、贾代善。括号中的人物是上一个人物的配偶。)
(注:划线人物,冷子兴演说时已不在世,括号内的人物,是上一个人物的配偶。)
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这一段在中学语文课本里已有,不做赘述。
第四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于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薛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第五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八十回,续写部分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摩出来的。
这里的一些重要判词,应该认真解读,最好借助相关资料。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人物鉴赏:
1.贾宝玉
要评说《红楼梦》中的人物,首要的当数男主人公贾宝玉了,作为贯穿全书始终的人物,作者曹雪芹在其身上着力最多,寄托也最深,使他成为中国小说史上塑造得最为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甚至有人还说这一形象所影射的就是曹雪芹本人。当然,这一典型形象绝非作者的实写自作,而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同类型的人物加以概括,并糅合了自己的想象,经过艺术加工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
在封建统治阶级眼里,贾宝玉是一个“混世魔王”、“孽根祸胎”,是“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的一个形象。
在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中有两首《西江月》,是这样描写宝玉的:
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梁:莫效此儿形状!
有些读者在读了这两首《西江月》后,就此认定了宝玉是一个不求上进,只爱脂粉的孽根祸胎。但其实不然,这两首《西江月》是从封建统治者的思想出发,所反映的是封建家长对宝玉盼着他中举,扬名以继承封建家族事业的“良苦用心”。而作者正是借《西江月》寓褒于贬,充分概括了在宝玉身上最突出的闪亮点——叛逆性格。
词中说他:“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其实就是说他不肯“留意于孔孟之间,委身于经济之道”,不愿走封建家长为他规定的读书应举,结交官场,遵从礼法,经帮济世的人生道路,而是鄙视功名利禄,厌闻“仕途经济”的学问。他甚至认为那些和朱理学之类的儒家著述,“都是前人无故生事”是“杜撰”出来的。他把封建统治者奉若神明的儒家道学批评的一文不值。基于此种想法,他宁肯去读《西厢记》《牡丹亭》这类被封建卫道者视为邪书的“小说淫词”,也不去读《四书》、讲八股、听“仕途经济”的“混帐话”。
他对读书上进、为官做宦的世俗男子,有着强烈的憎恶和轻蔑。不仅如此,在红楼梦第三十二回中,史湘云劝他:“也该常常地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宝玉听了十分逆耳,忙说:“姑娘请别的妹妹屋里坐坐,我这里仔细污了你知经济学问的。”
贾玉玉的叛逆精神不仅表现在他坚决不肯走封建主义人生道路,还表现在他对“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大胆地提出了挑战。当然,在他的性格当中,给人印象最深的也就是对于世俗男性的憎恶轻蔑以及与之相反的对于女孩子的特殊亲爱和尊重。在第二回中,他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原来天生人为万物之灵,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为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后来随着宝玉逐渐长大,他的思想也日趋成熟,他又发现“女儿”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又有女儿由出嫁前的“无价宝珠”到出嫁以后变成“死珠”再最后竟变成“鱼眼睛”的看法。这表明,他逐渐认识到在封建社会中受压迫最深的就是女孩。因此,他在行动上才表现出了对女儿不同一般的温柔体贴。
再有,宝玉极其轻视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封建等级制度。贾环既是他弟弟,又是庶出,“他家规矩,凡做兄弟的都怕哥哥”, “须要为子弟之表率”,但宝玉却是“不要人怕我”,所以贾环他们并不甚怕他,甚至得寸进尺还想割害死他和凤姐。即使被贾环有意用滚烫的蜡油烫伤,他还在为贾环打掩护。他还对仆人没有主奴界限,直接破坏封建秩序。对茗烟“没上没下,大家乱玩一阵,”“撕扇子千金一笑”使晴雯转恼为笑;金钏受辱身死,宝玉念念不忘,不顾给凤姐过生日这等大事,偷偷跑到郊外冷清之处洒泪祭奠。
还有,就连宝玉追求的爱情婚姻也是建立在这种反叛思想的基础上的。他早已将追求婚姻自主和个性解放的思想昭然明世,他在梦中叫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姻缘’”。甚至拉着袭人的手把对黛玉的满腔情都倾诉了出来。
因此,也有人说贾宝玉这个形象所体现的是初步民主平等思想。但毕竟,他的思想还是狭隘的。例如,他不敢与封建制度彻底的决裂;他从来不敢和封建家长正面发生冲突,对抗比较消极;还有当他苦于找不到思想出路时,就产生了想死,想“化烟化灰”的虚无空幻的思想。
2.林黛玉
林黛玉这个人物在读者心中的影响与贾宝玉几乎是等同的。她是作者精心塑造的另一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每次读完《红楼梦》,她都能引起我们的深深思考,她用她的敏感多疑,用她的反抗,她的痛苦和眼泪,甚至用她的爱情来反抗统治阶级的压迫。但同时在她身上又存在不少弱点。
因为林黛玉的家世、出身,她在最根本点上所表现的是一个贵族阶级的小姐。在探春理家之后,黛玉评论说:“要这样才好。咱们家里也太花费了。我虽不管事,心里每常闲了替算著,出的多,进的少,如今若不省俭,必致后手不接。”(六十二回)可见她对于自己是属于贵族阶级,对于与自己休戚相关的贾家贵族的命运也是异常关心的。当湘云等人说一个扮小旦的伶人模样很像林黛玉时,她是很气恼的。“黛玉冷笑道……我原是给你们取笑儿的,拿着我比戏子,给众人取笑!”(二十二回)这里不仅是由于她使“小性儿”,而更重要的是在于:她在自己和社会地位低贱的人们----例如伶人--- 之间划下了一道深深的鸿沟。从而认为把自己与这类人相比,是对自己的一种侮辱。这里,她的阶级优越感表现得很突出。
另一方面,她的性格中虽然存在着叛逆因素,但也并不是说她就一味地与封建阶级抗争。在宝玉的叛逆思想与封建传统观念冲突,矛盾最激化的时候----宝玉挨打时,黛玉却在宝玉被打后劝她:“你从此可都改了罢!”(三十四)在这里,黛玉劝宝玉时所凭借的是怎样的一种想法呢?还有,她偶而说了两句《牡丹亭》和《西厢记》的曲文,被宝钗听到了,宝钗就对她作了长篇封建论教的说教。黛玉对此不但没有反感,而且“心下暗服”(四十二回)从此变得眼宝钗非常亲密。那么这里黛玉又是凭借怎样的一种思想来对等待宝钗的劝告呢?显然,在黛玉性格中,封建传统观念是与叛逆因素并存的。
林黛玉的性格与她所生长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由于她出身在贵族世家,自幼受父母的痛爱,因此养成了她贵族小姐的性格也就不足为怪了。不过,在她性格中最突出的一点也就是她对封建礼教的叛逆。
林黛玉出身于世袭侯爵的“清贵之家”。由于生活在思想最先到达的,思想环境比较开放的南方,加之父母钟爱,把她当作男孩来培养教育,她的思想比较开放,才华横溢。后由父母早丧,她寄居到每日每时都发生仇恨、倾轧、争夺、欺诈的“本也难站”的贾府内。“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一家子亲骨肉,一个个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在这样一种险恶的环境下,黛玉得不到一点欢乐幸福。但同时,险恶的环境也培育了她的叛逆性格。她永远也学不会薛宝钗的处事圆滑,也学不会讨好封建统治大家长。她眼里揉不得沙子,心里装不下尖埃。无视“温柔敦厚”的封建规范的存在。她用她那“比刀子还厉害”的言语对贵族家庭中种种黑暗和丑行揭露和嘲讽。我们常说,黛玉是任性、多疑、敏感、小心眼的。但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她正是用她这种独特的方式来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的。
除此之外,林黛玉还直接反抗封建礼教。薛宝钗曾经一本正经地向她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信条,她丝毫没有放在心上,她才华横溢,写诗做赋不让须眉。而且她还和宝玉有着同样的爱好,最爱看诸如《西厢记》、《牡丹亭》这类“移人心性”的“杂书”。她蔑视封建礼教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从来不劝宝玉为官做宦,从来不用“仕途经济”一类的“混帐话”去劝说宝玉,因而深得宝玉敬重,被宝玉视为“知已”。他们的这种共通点也成了他们爱情的共同基础。
但可悲的是宝黛玉之间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顽固的封建礼教是不允许他们之间的爱情存在的。于是,嫌弃她的多病之身和小家子性儿为由,一次次地向她们的爱情发出警告。从“金玉良缘”到“慧紫鹃情辞试莽玉”再到“晴雯之死。”最终在“抄检大观园”时达到了爱情的毁灭阶段。在这场灾难中,司棋、芳官、四儿等先后做了牺牲品。就连“眉眼儿像林妹妹”的晴雯也在重病时被赶出了大观园,最后含屈而死。这里封建势力彻底抛弃黛玉的讯号。从此黛玉的状况每日愈下,就连重病将死也乏人问津。美好的理想最终是毁灭了,黛玉赢得了爱情却无法得到美满的婚姻。
林黛玉的艺术形象深入人心,打动了读者,令人同情。但这个形象同时又是鲜活的,她那纷繁复杂的性格,明显的弱点,和敢于反抗、追求爱情的鲜明个性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个体。使我们感到,她就我们所熟识的人,是为我们深深喜爱的人。
3.薛宝钗
说完了宝黛,那自然要说说宝钗了。对宝钗的评价,长期以来褒贬不一。对于这个人物,我们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全盘肯定,虽然她是一个封建礼教的守护者,但同时,她也是受封建势力压迫,毒害的千万个人物的其中一个。因此,作者在描绘这个人物时,是同情与批判兼而有之。
《红楼梦》中,“世外仙姝寂寞林”与“山中高士晶莹雪”是美的双璧。黛玉的美是一种感性而诗意的存在,宝钗的美则一种理性的世俗的存在。作者同情她,她也是“薄命司”里“有命无运的人。”作者也赞美她,她的才,她的貌,是有目共睹的。她博学多才,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无一不晓,各地风土,处世之道万般皆通。就连医药之理,宝钗也略知一二。因此宝玉常常为之赞叹。她的艺术造诣很深,大观园里是有口皆碑的。诗才敏捷,常常独占鳌头,足可与黛玉相媲美。至于她那“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的容貌神韵也常令宝玉羡慕得发呆。的确,薛宝钗是一个才貌双全的少女。
但是作者越是渲染和赞美她的才貌,就越能让人更好地批判她封建品德。但同时,作者并不是把她写成一个小丑,而是通过对宝钗的批判来达到指谪封建制度的目的,贬中有褒,褒中含贬,但基本持否定态度,这就是作者对薛宝钗的态度。
在《红楼梦》中,宝钗很少直接宣扬和维护封建礼教,而是通过她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反映她的真实个性。
在生活中,宝钗并不是像黛玉一样真情流露,而是常常深隐心机。她表面上“随分从时”“装愚守拙”“罕言寡语”,一举一动显得“端庄贤淑”,完全符合封建“淑女”风范。但实际上她期望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温柔敦厚的仪范中掩盖的是欲望。她熟谙世故,城府极深。“来了贾府这几年”虽然表面不言不语,安分守己,实则“留心观察”因此即使是在荣国府这个人事复杂、矛盾交错的环境里,也生活得左右逢源,如鱼得水 。甚至就连那个几乎忌恨一切的赵姨娘也赞她:“很大方”,“会做人”。
“会做人”的确是薛宝钗的性格特点,这与她“温柔敦厚”的外露特征相融合,使得她为人人所夸赞。宝钗“会做人”,“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的为人处世原则,让她凡事不像黛玉一样用尖酸刻薄的话语指出,而是充闻耳不闻,装作看不见,只为心里明白也就罢了。这就使得那些平日里做着些见不得人的丑事的封建主子们便赞她“会做人”。宝钗“会做人”不仅体现在对封建阶级最高统治者不露声色的尊崇,还表现在对处于封建阶级下层的被压迫者的笼络上。贾母给她做生日,要她点戏,她就依着贾母素日的喜好说了一遍。又将贾母喜吃的甜烂之食当做自己喜吃之物说了出来,结果“贾母更加喜欢了”。王夫人逼死金钏儿后,她跑来王夫人处来安慰她。把全部罪过都归之于金钏儿的“糊涂”。她还说:“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就尽主仆之情了。”为了笼络王夫人——她未来的婆婆,宝钗表现得非常大方。她还设法拉拢黛玉,为病中的黛玉送去燕窝、糖片。甚至就连赵姨娘这个众人嫌弃的女人有时也能得到一份宝钗送来的礼物,令她受宠若惊。遇到她在宝玉面前谈论仕途经济,恼了的宝玉当面给她下逐客令,宝钗为求“会做人”的名号,自然不能发火,只能把不满埋在心底,一笑了之,让袭人对她“会做人”的名声又多了一份赞叹。
不过就其社会会地位和得到在人们心中的好评来说,宝钗“做人”是成功的。但她苦心争取到的“金玉良缘”并没有给她带来她所渴望的幸福。在一场由封建家长亲手导演的婚姻轰轰烈烈的上演中,不仅结束了黛玉年轻而脆弱的生命,也开启了宝钗后半生的悲酸。在这场闹剧中,当事人木偶般被动地被操纵着,宝钗只能噙着泪,一任家长将骗婚者的嫁衣披在自己身上,无奈地同演着“掉包计”。骗局之中,三个当事人,宝痴黛亡,惟有宝钗眼睁睁的看着自己角色的尴尬,清醒地品味着痛,这对这位才貌双全的淑媛的尊严与骄傲是怎样的一种摧残?一进洞房,就被宝玉哭闹着质问为什么把林妹妹“赶了出去”而“霸占住在这里”;“自过了门没过过一天舒服日子(108回)”……面对着这个疯傻而且心系另一个女子的丈夫,宝钗非但不能“怒”,反而要“劝”,要“开解”(109回)。她虽有“停机德”,却不免遭冷落:做到了“举案齐眉,却仍让人意难平”;成就了金玉良缘,仍以冷漠空虚为伴侣。
金玉良缘终悲苦 琴边衾里总无缘 --------薛宝钗也是悲剧的结局,她恪守封建礼教的信条,却仍难免是礼教供桌上的牺牲品。
4.王熙凤
在《红楼梦》中,作者为大家塑造了一个成功的反面形象,那就是凤姐。在她的身上,集中地体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贪婪、凶婪、凶残、狠毒、阴险狡诈的阶级本质。可以说通过作者成功的描写,使读者在看到王熙凤的同时也就看到了统治阶级本身。
王熙凤是一个描写的非常生动的人物,她出现在哪儿,哪儿至少就会有热闹。年纪轻轻的她就主持荣国府的家政。在卷首,我们通过冷子兴之口对她的介绍:“模样又极标致,言谈又爽利,心机又极细,竟是个男人不及万一的”,“年纪虽小,行事却比世人都大。如今出挑的美人一样的模样儿。少说些有一万个心眼子。再要赌口齿,十个会说话的男子也说她不过。”这样对她已有了一点印象,但这些印象毕竟比较淡漠。但她第一次出了场,马上就被活生生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教人再也不会忘却。那是黛玉初次与她的外祖母相见,老祖宗把她的外孙女心肝肉儿地搂着哭叫的时候,就连王夫人、李纨和众小姐都“个个皆敛声屏气,严肃恭整”的时候,却有一个人从后院笑着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仅仅一句话却给人特别鲜明的印象,这句话只是“这一个”凤姐才说得出的。可能贾府众人的感觉都已迟钝了,可我们却和黛玉一样,感觉格外鲜明:“来者是谁?这样放诞无礼?”原来这就是贾母宠爱的凤姐。接着短短的一段描写,我们看到了一个大忙人,大红人。因为忙,她迟到了。在短短的聚会中还同王夫人谈了另外两件事。同黛玉讲话也显得很忙:笑着讲两句,马上拿手帕拭泪,又忙转悲为喜,赶忙询问有关情况和布置待客之道。因为红所以才敢这般放诞无礼,贾母才特别给她加上“泼辣货”这一似贬实褒的称号,这同凤姐喜欢表现自己,事事争风头的性格特点相适应,作者的浓笔艳抹,把凤姐的露面写得极其鲜明。接下来,曹雪芹继续在各场合描写凤姐,并一步步地揭示出其性格的其它侧面,如才能、淫威、贪婪、伪善等,通过这样的描写,写出了一个完整的活生生的凤姐。
作者不仅从正面描写了凤姐,而且最常用的还是通过别人的观察和描述来表现观凤姐的形象。贾府的穷亲戚刘姥姥初见凤姐时的描写,就很好地表现出她的“威”。刘姥姥好不容易才进了荣国府,经过了一番周折后才等到“凤姐”“下来”时,却只听人声未见人影,又经过 “半日鸦雀不闻”,最后才得到接见。而见到的凤姐却是“粉光脂艳,端端正正坐在那里,手内拿着小铜火箸儿拨手炉内的灰。平儿站在炕沿边,捧着小小的一个填漆茶盘,盘内一个小盖钟。凤姐也不接茶,也不抬头,只管拨手炉内的灰。慢慢的问着:‘怎么还不请进来?’待抬头看见刘姥姥已在地下站着,”这才忙欲起身,但“犹未起身时,满面春风地问好。”这一段描写的特别精彩,寥寥几笔,足以传神。尤其是她“拨手炉里的灰”的细节写来“追魂摄魄。”这种细节描写虽简洁,但已写足了一个贵族大家庭的管事奶奶对一个穷亲戚的威风。另外,其仆人兴儿对其评论:“心里歹毒,口里尖快”“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也极其准确地反应了凤姐的性格特征。
从第十二回起,作者陆续通过大段情节的描写来表现了凤姐性格的真实面。“毒设相思局”写她狠毒,“协理宁国府”写她的才干,“弄权铁槛寺”写她的贪婪舞弊。这些描写使得读者越读下去,就越能发现其性格的险暗面。“弄权铁槛寺”,水日庵的老尼姑求凤姐拆散张金哥的婚事,结果凤姐得了三千两银子逼死了一对未婚夫妻。然而就在其利用贾王两府关系使得阴谋得逞后,“凤姐胆识愈壮,以后有了这样的事,便恣意作为起来”,作者的谴责之意非常明显。
凤姐不像贾政、王夫人之流戴着“宽厚”、“仁慈”的假面具,她做坏事自觉而大胆,她曾经宣称“我从来不信什么阴司地狱报应的,凭什么事,我说行就行”,表示自己敢于向任何阻止她做坏事的力量挑战。从这个意义上说,凤姐的人生哲学大概同曹操相同:“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但人们又绝不会把她同曹操混淆开来。同时贪婪狠毒的天性,凤姐却以女性的美貌和聪明,善于逢迎辞令,把自己隐蔽的更巧妙,更具复杂性。在对金钱的贪婪追求上,她真可谓爱财如命。她瞒着贾琏放高利贷,甚至把丫环仆人们的月钱都挪去放债。后来贾府坐吃山空,钱的确不够使了,贾琏便让她去求鸳鸯,她张口就要一二百两银子做报酬。连夫妻之间也这样勾心斗角,可见其的确是贾府崩溃前的蛀虫。
在“王熙凤大闹宁国府”这一典型情节中,作者用了近二回的篇幅全面生动地展现了凤姐性格。她发现贾琏偷娶尤二姐事儿以后,凤姐从兴儿嘴里听到全部情况,针对不同人采取不同对策,对尤二姐先是虚心假意地笼络,骗其入住大观园后,又借刀杀人。而为其“显威”而状告贾琏的张华最后只落得被害死,被灭口的待遇,她的所做所为的确是兴儿一席话最好的验证。
凤姐性格的充分描写,有力地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封建社会的黑暗,作者给王熙凤的“判词”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已心研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替。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从这可以看出,作者对其还是很婉惜的。凤姐越是能干,就越加速了贾家这座破败大厦的崩塌,而她自己也同归于尽。
总之,这一形象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
5.史湘云
湘云刚直率真、热情豪爽,实为粉黛群中性格最难得之人。“襁褓之间父母违”的孤苦无助以及“在家里一点做不得主”的生活阴影一点也没有影响湘云“英豪阔大宽宏量”的性格。
湘云在书中首次亮相,就形容“大笑大说的”出场来。爱说爱笑是她的天性,哪里有史大姑娘的踪影,哪里就会充满欢声笑语,她就像是大观园里的一颗开心果。
湘云给众人带来的快乐不仅缘于她的笑,更皆出语谐趣。如她用《点绛唇》编出了刁钻古怪的谜语惹得众人大笑。她的酒令也比有说不尽的俏皮!
史湘云心意明媚, 行动亦不屑犹抱琵琶半遮面,举手投足,痛快淋漓。第49回三进荣府在芦雪庵赏雪时,她也是一身男装,逗得黛玉打趣她,说她是“孙行者”,众人也赞她“只爱打扮成个小了样儿,原比打扮女儿更俏丽了些。”这与封建社会对女子所要求的那种“坐莫动膝,立莫摇裙,喜莫大笑,怒莫高声”简直南辕北辙,相去甚远。
史湘云这种豪秀表现在待人接物上就成为纯真直爽,无事不可对人言的纯真直爽。她胸无鲜尘,也胸无芥蒂,率诚在性。
湘云敬爱宝钗,也情有可原。宝钗确实是个善解人意、能嘘寒问暖之人,让缺乏亲情关爱的湘云倍感温馨。但湘云与宝钗相比,想法还是要简单许多,对功名前途考虑得没那么复杂。这也正是她的天真之处。
大观园里有两位男子气质的女子,这就是贾探春和史湘云。但贾探春的男子气质表现为政治风度,而史湘云的男子气质则表现为名士风度。贾探春是封建社会的预言者,她最早看出并最早预言了四大家族无可挽回的必然败落的命运。史湘云是封建社会的逍遥者,她独立于叛逆者与卫道者之间,用笑迷迷的眼光看着人世,风度显得是那么潇洒飘逸。大观园中“醉卧芍药裀”这样的画面,最能体现这种风度了。
笼罩在整个家族,整个社会头顶上的阴影,同样也笼罩着湘云。她和金陵十二钗中以及之外的那些青年女子一样,前景黯淡,命途多厄。湘云即便侥幸“厮配得才貌仙郎”,也“终久是云散高唐,水涸湘江”,到头来不免归入薄命司中。这是作者为证明在当时封建社会的制度下,女子地位的低下与生活的不幸。无论你是贵是贱、是美是丑、是性灵是愚顽、是柔弱是强悍, 终逃不过男权社会中对女子惨酷的压制与迫害。
6.其他
在《红楼梦》中,除了以上几位主要人物外,作者还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他们各自具有自己独特而又鲜明的个性。温顺世故的袭人,出世孤高的妙玉,怯懦的迎春,忍辱吞声的尤二姐,敢于反抗的尤三姐和晴雯,以及泼辣能干的探春等无一不是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人物。就连书中一些着墨不多的焦大、傻大姐、小红等也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因此,我们可以说,《红楼梦》这部书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达到中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作品鉴赏: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的恋爱婚姻悲剧为主线,描写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揭示了封建大家庭的各种错综复杂的矛盾,表现了封建的婚姻、道德、文化、教育的腐朽、堕落,塑造了一系列贵族、平民以及奴隶出身的女子的悲剧形象,展示了极其广阔的封建社会的典型生活环境,曲折地反映了那个社会必然崩溃、没落的历史趋势。作品还歌颂了贵族的叛逆者和违背封建礼教的爱情,体现出追求个性自由的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并深刻而全面地揭示了贾、林、薛之间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根源。但由于历史的局限,作者在写出封建大家族没落的同时,也流露出惋惜和感伤的情绪,蒙有一层宿命论和虚无主义的色彩。《红楼梦》的主要艺术成就有:
1、表现的真实自然,像生活本身那样的真实自然,这是《红楼梦》艺术上的大特色、大成就。
《红楼梦》写了那么多的社会生活现象,从封建社会上层的皇亲国戚、王府官衙,到市井商户、小巷寒门,一直伸展到村野农家……然而,那许多大大小小、彼此交织在一起的生活画面在《红楼梦》里展开时,却是显得那样地层见叠出,而又从容自如。读着这部作品,完全不需要为它的繁多的头绪而费心思忆,只需愉快地跟着作者的笔触,有如坐在一只随风飘去的船上,看着那些山、水、云、树……互相连结而又变态多姿地交映而过。一切,是显得那样天造地设,自然浑成。生活,在《红楼梦》中的“再现”,好像并没有经过作家辛苦的提炼和精心的刻划,只不过是按照它原有的样子,任其自然地流泻到纸上,就象一幅天长地阔的自然风光,不加修饰地呈现在窗子面前一样。它是有界限的,然而又是那样的没有界限!
当然必须指出:这里所说的自然,绝非自然主义的“自然”,而是大匠运斤,斧凿无痕的自然。这种艺术造诣,是千锤百炼到出神入化的结果。前人曾说:“极炼如不炼,出色而本色,人籁悉归天籁”,这正是在《红楼梦》中常遇到的境界,在中外文学史上似乎还很少几个作家可以达到这种境界。
《红楼梦》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还表现在它的整个布局和艺术结构上。
中国古典小说一般都是单线式的结构,人物、故事大都是沿着一条线索向前发展。另外还有一种结构:先以某人某事为中心展开情节故事,等此人此事告一结束,再接着另写一人一事,这实际上也是一条线地向前发展,只不过象接力赛跑似的分成几段罢了。这种单线式的结构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艺术手法。外国很多文学名著也常用此法。它的优点是。单纯流畅,不蔓不枝,缺点是容易显得单薄,缺乏层次,不能同时展现出生活的广阔性和多面性。
《红楼梦》在艺术上是采取的多线结构。全书以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和贾府的由盛而衰为线索,把众多人物和复杂、纷繁的事件组织在一起,这些人物、事件交错发展,彼此制约,构成了一个巨大的艺术结构。这个结构的内部百面贯通,筋络相连,纵横交错,但又主次分明,有条不紊,它使我们感到生活的河流在那里波澜壮阔、汹涌澎湃地前进!
谈到《红楼梦》的艺术成就,不能不提到这部作品的语言。《红楼梦》在语言上的特色,主要表现为明畅、纯练,富于表现力。
在中国文学史上,《红楼梦》虽然不是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小说,但却是第一部把白话文运用得最好的小说。最初出现在那一时期的白话文学,有的就象一个刚刚放足的女子,还显得行走不自如。有些欧化的句法,则似乎比古文还难懂。然而在这以前约一个半世纪,用白话文写成的《红楼梦》,却已经达到那样纯熟、那样富有艺术魅力的境地,直到今天仍然不失为楷模,这实在不能不惊叹曹雪芹作为一位语言艺术大师的巨大力量。
但它明畅而不流于浅露;纯练却又无刻削之痕。至于它的表现力,也不是呈现于辞句的表面,而是常常深含在内里。它用笔平实,往往好象是不经意地随手写来,既显得自然流泻,然而又时见波澜生于腕底。它着墨深细,层层皴染,然而却不显得琐碎和繁复。
《红楼梦》在它的人物塑造上,代表了《红楼梦》的最高艺术成就。在《红楼梦》中出现的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400多个,其中有妃子、王爷、兵丁、老爷、太太、小姐、丫环、小厮、仆人、村女、村妪、伶人、尼姑、道士……显示了纷繁丰富的封建社会的人生图景。塑造了一大批独具个性、栩栩如生的艺术典型。著名的人物有,反封建的叛逆(传统认识是如此)青年贾宝玉,敢于反抗封建淫威、宁死不屈的婢女晴雯、鸳鸯,刚烈的尤三姐,也有藏愚守拙的美人薛宝钗、两面三刀的王熙凤、外慈内狠的王夫人、迂腐昏庸的贾政、道貌岸然的贾赦,还有贾母、探春、袭人、尤二姐、刘姥姥以及贾琏、焦大等等。这些形象,无不血肉饱满、个性鲜明。这众多的人物,纷繁多姿,个性鲜明,生气勃勃,决无重复,囊括了世间各色人形,成为世界文学人物长廊里独具特色的一群。
2、应付自如是什么意思,应付自如解释
应付自如,汉语成语,拼音是yìng fù zì rú,意思是按自己的心愿做事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应付自如是什么意思?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应付自如是什么意思
应付自如,汉语成语,拼音是yìng fù zì rú,意思是按自己的心愿做事。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很有办法。
出自邹韬奋《经历·英文的学习》:“你在上课前仅仅查了生字,读了一两遍是不够的,必须完全了解全课的情节,才能胸有成竹,应付裕如。”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能够很好处理问题。
本文关键词:应付自如是什么意思了请一个数字号码,应付自如怎么读,应付自如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应付自如是什么意思,应付自如是什么意思解释。这就是关于《应付自如是什么意思,《红楼梦》中的成语》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99%的人还看了
相似问题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 应付自如是什么意思,《红楼梦》中的成语":http://eshow365.cn/3-77088-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