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个性特点,李白的性格特点及其生活习惯(李白4个独特的个性。探秘一下李白走红的招数)
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110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关于【李白的个性特点】,李白的性格特点及其生活习惯,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李白的个性特点:李白4个独特的个性。探秘一下李白走红的招数2、李白的个性特点,李白的性格特点及其生活习惯1、李白的个性特点:李白4个独特的个性。探秘一下李白走红的招数
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李白有横绝千古的艺术才华,有潇洒放达的绝代风流,有啸傲天地的撼人气魄。李白是灿若星辰的中国诗人群体中极具个性的一个。千百年来,他以其独特的人格力量和个性魅力让后世倾慕不已。
下面先探讨的就是李白独特的4个个性。
一、 高度自负。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黄金时代,而唐代又是整个唐代的顶峰。政治的安定,经济的繁荣,对外交流的发展,国力的强盛,这一切都使唐人拥有了一种乐观昂扬的信心和一往无前的气魄。正是这种信心和气魄,才孕育了“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那样雄阔的气象和“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那样坚定的信念。
而李白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佳的形象代言人,盛唐的自信在李白的身上得到了最充分的体现。翻开他的诗篇,“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这一行行诗句无不显示了盛唐人高度自信、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而“谈笑却三军”,“调笑可以安储皇”,“一匡天下”、“立抵卿相”,更体现了李白非凡的自负。
二、 热情豪放。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作为诗人,李白有着黄河一般汹涌奔腾的热情。他好美酒,好功名,好任侠,好英雄,这些无不是他热情豪放性格的体现。
这股热情在李白的胸中澎湃激荡着,一旦奔涌而出,便是一组组流光溢彩的华章妙句。它时而化作豪放洒脱的呼告“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时而化作慷慨大气的宣言“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时而又化作热情洋溢的赞颂“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明月出海底,一朝开光曜”……
这种热情与豪放,使李白的诗歌拥有了一种奔涌激荡的宏大气势:他写黄河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他写长江是“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他写庐山瀑布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就连写抽象的愁,也是“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十分有气势。
三、 傲岸不羁。
在中国古代的诗人中,李白是很有骨气的一个。尽管他热烈地向往功名,但他也有自己的`原则,那就是必须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否则,他宁愿放弃,也决不接受“嗟来之食”。这是道家追求绝对自由、蔑视世间一切的思想在李白身上的影响。他生就一副傲骨,决不在人前卑躬屈膝,而要“平交王侯”,与王公权贵平起平坐。所以在供奉翰林期间,他敢于叫高力士脱靴,让杨贵妃研墨;他甚至“自称臣是酒中仙,天子呼来不上船”(杜甫《饮中八仙歌》)。当因此被权贵排挤时,他更是愤怒地宣称“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出决不屈服的铮铮铁骨。
四、 天真烂漫
李白的性格中还有极其天真烂漫的一面。其中最好的体现就是他的爱月情怀。
李白爱月,他以月入诗的名句不胜枚举:“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如此奇特的想象,皆来自一片天真烂漫的情怀。他甚至把月当成朋友和知音,和月亮真诚地交流:“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这种天真烂漫的情怀,让李白的诗句具有了一种清水芙蓉般明丽清新的美。
李白就是这样的一个诗人,他独特的个性造就了他诗歌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正是这种浪漫色彩,让我们心醉,让我们倾倒。而李白的伟大,又是与他所生活的时代密不可分的。可以说,李白是为盛唐而生的,李白是盛唐的骄子,也是盛唐最出色的歌手。李白的个性就是盛唐的个性,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
李白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那么,李白是怎样走红的?李白扬名使用了什么样招数?下面进行简单的探讨。
秘诀一:找个好版主争取首页推荐
公元725年,李白同学从四川的大山中走出来了。这时他24岁,比一个大学毕业生的年龄略大。他有才华,有志气,“心雄万夫”地云游天下,奔往长安。
不过,那时候写诗的人多了去,《全唐诗》里什么身份的诗人都有:帝王将相写,才子佳人写,英雄豪杰写,江洋大盗写,连牧童也写。谁知道你小白这个从大山里头走出来的愣头小子的诗写得好?一定要找个有号召力的版主和推手,让他在大唐帝国的首页推荐自己。
李白到湖北江陵,机会来了。正好有个很有面子的人经过江陵去衡山。此公是一道士,叫司马承祯。
司马承祯有面子啊,唐玄宗皇帝曾经邀请他到皇宫请教道法,然后又让自己的同胞妹妹玉真公主做他的学生。李白瞅准机会,拿着自己的帖子跑过去向司马老师请教。
司马老师马上顶帖,一句“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将小白同学一下子顶到大唐诗歌网的首页,小白同学声名大噪,点击率刷拉刷拉直蹿。司马老师是天子身边的红人,估计这风从江陵一路飘到长安,飘到了玄宗皇帝耳朵里。
李白34岁那年,有次在长安紫极宫里游玩,这回又碰上个大官和好推手,就是那位写出“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妙句的贺知章。小白同学早有准备,拿出自己的两张得意的帖子《蜀道难》和《乌栖曲》送上去,贺知章马上叫好,怎么叫的呢?
首先是极高的评价:后生,你是太白金星下凡吧?然后贺知章又拿出自己的金腰带去换酒与小白同学痛饮。呼喇一下,小白同学在长安名气上去了,像颗太白星一般光芒夺人。
秘诀二:找个“仙”马甲让天下人记住
马甲就是符号,就是让人容易识别的标志。又要简单又要明显。小白同学的马甲是什么呢?唐玄宗皇帝的老师司马承祯给他戴上“仙风道骨”的马甲。
司马真人是给皇帝办成仙许可证的人,他说李白是仙人,等于经过权威许可,这个好马甲是戴定了。到贺知章那里呢,又是“谪仙”。接下来是诗仙、醉仙,反正逃不掉一个“仙”字。唐朝那时候是流行道教的,仙人是道教的理想境界,能混到这个马甲,证明小白达到诗人的最高境界了。
秘诀三:勤写帖为天下最红女人写歌
小白同学没有因为有重量级的大佬捧场就松懈。他一直坚持发帖子更新。例如司马承祯刚顶过他,他马上出货,写下一篇《大鹏遇希有鸟赋》,将自己和司马老师都比作特大的神鸟,“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这帖子是小白同学的第一张红帖子,火遍天下。
到庐山,他马上又发一帖《望庐山瀑布》。这帖不长,但是就是敢想象。想想看:多少亿光年的浩渺银河,居然从太空中搬到庐山的绝壁上来往下倾泻:“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得多大的胸襟,写出多大的境界!这帖子也火了。
接着,李白为当时最红的女人、唐玄宗的宠妃杨贵妃了的三首诗 ,让皇帝给自己捧场。
天宝初年,唐玄宗刚宠杨玉环(杨贵妃)时,贺知章将李白引见给唐玄宗,皇帝见了李白的诗也赞叹不已,就在金銮殿上召见李白,当诗人远远步上台阶时,唐玄宗竟然走上前去迎接李白,谈起当时的政事,李白能当场根据唐玄宗的意思,写下一篇“和番书”,而且一面口若悬河地与玄宗谈话,一面手不停笔地写下来,唐玄宗大为高兴,亲手调制了一碗羹送给李白吃,从此任命他为翰林。
一天晚上,唐玄宗带着他的宠妃杨玉环,乘月色观赏移植到沉香亭的四株名贵牡丹。兴庆湖畔,他们漫步长堤,身后是空辇和一行最出色的梨园弟子。
他们在花香月色之中,摆下歌舞。乐师李龟年正张罗着管弦班子准备唱的时候,唐玄宗说:“赏名花,对妃子,此情此景怎能再唱旧词?”叫李龟年拿着金花笺赐给李白,让李白赶紧写词(也就是配合歌唱的七言律诗)。
哪想到这时李白正和几个朋友躺在酒楼里呢。李龟年赶快用冷水激醒他,叫人把李白架进兴庆宫,半醉半醒的李白,写下了三首《清平调词三首》: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曾向瑶台月下逢。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唐玄宗见新词不错,当然高兴,但想李白古体诗超凡脱俗,律诗不大多见,眼下已唱了三首七言律诗,不知五言诗写得怎么样,于是让李白以“宫中行乐”为题写十首五言律诗。
李白醉意朦胧中,也明白皇帝在试他的本事,就对唐玄宗奏道:“臣今天不巧已醉,倘若陛下赐给我无畏的胆子,这才能尽情发挥臣的薄技。”
皇帝一笑:“好吧!”就叫两个内侍扶住摇摇晃晃的李白,再让两个内侍按住朱丝为栏的稿纸。
李白命令道:“杨国忠,快给我捧墨!高力士,快把我的靴子脱了!
杨国忠是杨贵妃的哥哥,高力士是当时最得宠的宦官,这两位是皇上的心腹宠臣,朝中大臣也没资格这样无礼,李白岂不是狂妄到不想要脑袋了!但唐玄宗当时心情特别畅快,又见到李白的律诗能在醉意中写得那么完美,就让杨国忠和高力士去伺候李白。
李白拿过笔略一沉思,便刷刷刷,手不停笔地又写了十首《宫中行乐词》。
小小生金屋,盈盈在紫微。
山花插宝髻,石竹绣罗衣。
每出深宫里,常随步辇归。
只愁歌舞散,化作彩云飞。
唐玄宗读了很高兴,马上让乐师谱曲,让乐工演唱。
2、李白的个性特点,李白的性格特点及其生活习惯
作者:韩世泰
李白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之高峰,其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而且,李白的大量诗作是在他醉酒状态下写就的,其诗才与文采在中国文学界无人能及。
然而,才高八斗的李白为什么没有出仕为官?出仕为官在古代是知识分子发奋读书的目的和动力,“学而优则仕”是每个读书人的追求,甚至在古代判定一个读书人成功的标志就是出仕为官,读书的境界不外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难道真像教科书上说的,李白恃才傲物,自恃清高,藐视权贵,放荡不羁吗?错了,这些个性格特点是他没有出仕为官的“果”,绝不是“因”,倘若认为是这些性格特点导致了李白没有出仕为官,那就真有点儿本末倒置了。
(一)李白有没有出仕为官的主观意愿?好多人把李白没有出仕为官的原因归结为李白没有主观意愿,不愿和统治阶层同流合污。
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原因有二:
首先,李白不愿意参加唐朝的“全国高考”,自己没有取得考取大唐“公务员”的报名资格。
这是事实,李白的确没有通过科举取士的正常途径达到出仕为官的目的。唐朝继承了隋朝开创的科举制度,给更多的读书人一个出仕为官报效朝廷的机会,也为大唐王朝选拔了一大批具有真才实学的人才,尤其对那些出身低微庶族读书人来说无疑是天大的好事。
但唐朝的“公务员”制度一直坚持两种制度并存:一是科举取士,庶族和士族都可以报名参加,公平竞争;二是,举荐制,地方官员有责任和义务向朝廷举荐本地方才能出众者入朝为官。
李白之所以不愿意参加“全国高考”是因为自己认为出生高贵,不屑和天下的庶族共用一张考卷。但他积极结识上层社会,目的就是为了靠“举荐”达成出仕为官的目的。
所以说,认为李白不愿意参加科举就没有出仕为官的主观动因,这样的认识有点儿站不住脚。
其次,好多人因为李白戏耍当红宦官高力士,就认为李白藐视权贵,没有出仕为官的主观动因,这样的观点更是禁不起推敲。
(二)恃才傲物,哥是有资本的在隋以前,朝廷的用人制度是“九品中正制”,把天下百姓分为士族和庶族,士族即使是胸无点墨,也可以凭借着贵族出生而入朝为官,庶族就算是学富五车也难以报效朝廷。
科举取士的最大进步意义就是给普天下的百姓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尤其对庶族百姓来说无疑是改变自己和家庭地位与生存现状的最有效最经济的途径。唐朝建立,李世民求贤若渴,大唐的巩固与发展需要大量有真才实学的饱学之士为之服务,所以,唐朝继承了隋朝的科举取士制度,并将其在实践中趋于完善。
但是,李白为什么就不愿意参加相对公平的“全国高考”呢?
看出生。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按照这个说法李白与李唐诸王同宗,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同辈族弟。亦有说其祖是李建成或李元吉,但正史中找不到相关文字加以佐证;据《旧唐书》记载,李白之父李客为任城尉。
依据以上三种说法,李白自认为是士族,出生高贵,与当朝皇帝同宗同祖,自然算得上是名门望族了,这种天然的优越感让李白自信心爆表,自然是不屑于和地位低下的庶族群众一起参加高考了。
看资历。神龙元年,李白五岁,开蒙读书,《上安州裴长史书》云:“五岁诵六甲”。
看才气。开元三年,李白十五岁,已有诗赋多首,并得到一些社会名流的推崇与奖掖,开始从事社会干谒活动。亦开始接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好剑术,喜任侠。
什么意思?五岁开蒙识字,就能诵读小学课本,唐代学子的开蒙年龄至少在十岁左右,李白五岁就能诵读“六甲”,是不是天资聪明;十五岁就有大量诗赋在当地刊物发表,并得到社会名流的赏识,还公开参加社交活动。
子曰:“吾十五而志于学”,说明孔子十五岁才开始立志发奋读书,而李白十五就能吟诗作赋了,是不是很牛?
(三)不走寻常路,哥是不一样的焰火少年时期的李白,才气不是一般的高,如果他能像普通人一样参加全国高考,定能跻身科甲,出仕为官,平步青云。但他的选择却是走举荐制这条路。
十五岁就开始结交社会名流和当地士绅,不就是为了让这些人能够举荐他吗?
另外,接受了道家思想,好剑术,喜任侠。道教算得上是当时的“国教”,唐玄宗李隆基对道家思想有浓厚的兴趣,对道家思想的尊崇达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对道教也崇信有加,频繁给老子追加封号。
李白这样年纪轻轻就接受道家思想,不仅仅是对道家思想文化的尊崇,还多多少少夹带着一些政治投机的“私货”。皇帝信什么就他就信什么,这不就是追求政治正确吗?
而且,当时的道教团体都发展演变成一种政治团体,成为皇家乃至王公贵族的座上宾,李白这样尊崇道家道教的目的难道就没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四)政治投机,哥是认真的既然放弃了通过全国高考来达到入朝为官的机会,选择凭借自己的才气和人气通过官家举荐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就得拿得出“投名状”。
李白的投名状不得不说是相当有含金量的。而且是计划周密,步步为营,稳扎稳打。最直接的办法就是通过才气积攒人气。
前面说过,李白十五岁就开始了自己入朝为官的第一步准备工作,那就是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天赋吟诗作赋,外加结交达官显贵,让自己的人气猛增,给地方官员举荐自己制造舆论。
聪明的李白,称得上机会主义的开山鼻祖,既标榜自己是道家思想的追随者,又不忘广泛宣传自己。
开元六年,李白十八岁。现在十八岁的年轻人在干什么?也就是刚刚大一左右的学生,思想相对单纯了许多,但是,一千多年前的李白就成熟多了,知道唐玄宗李隆基尊崇道家和道教,他就投其所好,不仅标榜自己接受道家思想,还选择了归隐——李白隐居在戴天大匡山读书。够坚定的吧?一个血气方刚的大小伙子能归隐,这在社会上的反响是不是很大?况且,当时的李白已经是网红小鲜肉了,他的归隐估计早就上了头条或者热搜了。
但是,李白在归隐读书期间,往来于旁郡,先后出游江油、剑阁、梓州等地。
开元十二年,李白二十四岁。离开故乡而踏上远游的征途。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第二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看重点,归隐只是一种宣传的噱头罢了,就是传递一种信息,我和当朝皇帝的思想很接近,坚决拥护皇帝尊崇道家道教的政治主张。而游览的目的一方面可以给自己采风的机会,为创作积累素材,更重要的是,可以结识大批社会名流,最好时达官显贵。
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开元十四年,李白二十六岁那年,与李邕相识,结识了孟浩然。李邕比李白大三岁,少年即成名,后召为左拾遗,才高八斗,名满天下,绝非泛泛之辈,曾任户部员外郎、括州刺史、北海太守等职,人称“李北海”。说他们两个惺惺相惜不为过,说李邕慧眼识珠更不为过,但李白结识他的目的不见得就是欣赏同龄人的才气吧?再说孟浩然,他可是比李白大十二岁,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被张九龄招致幕府。李白结识孟浩然估计更多的是钦佩孟的文学造诣,但也不排除冲着孟浩然在当时爆表的人气吧?
说到这里,估计就该挨骂了,最好听的也会说我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怎么就把一个诗界奇才说的跟个市井小民一样?
唐玄宗
(五)政治联姻,哥为的是抬高身价开元十五年, “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这对于李白来说无疑是瞌睡遇到了枕头,天上掉馅饼,不仅可以靠地方官员“他荐”,还可以“自荐”。这一年李白刚好二十七岁,居于安陆寿山,与故宰相许圉师之孙女结婚,逐家于安陆。
唐代的人结婚都较早,李白不可能到了二十七岁才结婚吧?关于李白婚姻这方面的史料极其有限,几乎没什么记载,但我们可以想象一下,那样有才气,十五岁就能吟诗作赋的网红小鲜肉怎么会等到二十七岁才结婚?最好的解释就是这次婚姻是一次政治联姻,为了攀龙附凤,找不到实权派的金枝玉叶,就退而求其次,找个已故宰相的孙女,至少在提高身价和积攒人气方面还是大有裨益的。
就在李白和已故宰相的孙女完婚的那一年,王昌龄进士及第。王昌龄的诗和李白的诗孰高孰低大家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只想说,如果李白参加高考会不会也是金榜题名呢?
玉真公主
(六)攀龙附凤,哥是有目的的开元十八年,三十岁的李白多次谒见本州裴长史,因遭人谗谤,多次上书自白,终为所拒。
曾寓居终南山玉真公主(玄宗御妹)别馆。又曾谒见其它王公大臣,均无结果。
怎么样?李白要是不愿意出仕为官,用得着这样低三下四去拜谒达官显贵?他去拜谒玉真公主的目的不会是切磋诗词曲赋吧?就是为了玉真公主向她的皇兄美言两句,让李隆基给自己赏个入朝为官的通行证而已。
但是,李白的目的未能遂愿。
(七)赤裸裸地献媚,哥是有才华的开元二十年十月,玄宗到洛阳以北地区出巡,诏令巡幸所至,地方官员可将本地区贤才直接向朝廷推荐。第二年正月,玄宗亲注老子《道德经》,令天下士庶家藏一册,明贡举时加试《老子》策。
这对于李白来说都算得上是好消息了。举荐或者科考都可以达成自己出仕为官的心愿。但是三十而不能立的李白仍然固执地荐这条路。
开元二十三年,玄宗又一次狩猎,正好李白也在西游,乘机献上《大猎赋》,希望能博得玄宗的赏识。这个机会的得来全仰仗经营多年的朋友圈。他的《大猎赋》希图以“大道匡君,示物周博”,而“圣朝园池遐荒,殚穷六合”,幅员辽阔,境况与前代大不相同,夸耀本朝远胜汉朝,并在结尾处宣讲道教的玄埋,以契合玄宗当时崇尚道教的心情。
这样赤裸裸的拍马屁,哪个领导能受得了?
(八)多年的钻营,哥是要回报的天宝元年,由于玉真公主和贺知章的交口称赞,玄宗看了李白的诗赋,对其十分仰慕,便召进宫。
这算得上最好的结局了,也没有枉费李白几十年苦心经营朋友圈。就在李白进宫朝见那天,玄宗降辇步迎,这是何等的殊荣啊?皇帝都屈尊降贵下了龙辇步迎李白了。“以七宝床赐食于前,亲手调羹”。看来,李隆基能开创“开元盛世”也不是靠大唐的宣传部门和文人的粉饰太平,更不是史学家们歌功颂德的溢美之词,对待人才这件事上,唐玄宗李隆基比起吐哺的周公做得更加人性化。
在朝堂之上,李白凭半生饱学及长期对社会的观察,胸有成竹,对答如流。玄宗大为赞赏,随即令李白供奉翰林,职务是给皇上写诗文娱乐,陪侍皇帝左右。玄宗每有宴请或郊游, 必命李白侍从。
李白受到玄宗如此的宠信,本该尽职尽责,恪尽职守,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取得皇帝的重用,加官进爵,只是时间问题。但是,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开始暴露了,或者因为皇帝的宠信而膨胀了,居然藐视皇帝更加宠信的宦官高力士,这对他的仕途升迁早就敲响了警钟,失败也就是早晚的问题了。
试想,拿着国家的俸禄,随便写一写歌功颂德的官面文章岂不省事?锦衣玉食,谈笑风生,吟诗作赋,结交显贵……日子也就过下去了。
但是,李白的追求不是吟诗作赋,而是要当官就当有实权的实缺,对于这种只有待遇没有实权的官不感兴趣,更对皇帝把自己当成娱乐业的宠儿很不满,这跟戏子有什么区别呢?更何况一个太监都手握实权,地方呈报的奏折都是高力士现行阅处,这就更受不了了,难道自己在皇帝心中连个阉货都不如吗?
不惑之年才出仕为官,还是个没有实权的闲差,这令李白很为恼火,嗟叹命运的不公。几十年的失意,几十年的钻营,几十年的不得志,李白只能借酒浇愁。
天宝二年,李白四十三岁。初春,玄宗于宫中行乐,李白奉诏作《宫中行乐词》,赐宫锦袍。暮春,兴庆池牡丹盛开,玄宗与杨玉环同赏,李白又奉诏作《清平调》……
李白对御用文人生活日渐厌倦,始纵酒以自昏秽。与贺知章等人结“酒中人仙”之游,玄宗呼之不朝。尝奉诏醉中起草诏书,引足令高力士脱靴,宫中人恨之,谗谤于玄宗,玄宗疏之。
李白的出仕为官梦算是圆了,到此也算是醒了。
(九)矛盾的心理,多重的人格,铸就了失败的人生?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爆发,李白避居庐山,胸中始终存在着退隐与济世两种矛盾的思想。
他不甘心,年过五旬的李白错误地认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乱世造英雄,英雄出乱世。
恰在此时,永王李璘出师东巡,李白应邀入幕。他力劝永王直取会稽,并在永王发动叛乱之后写下《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中有“永王正月东出师,天子遥分龙虎旗”,“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南风一扫胡尘静,西入长安到日边”等语,自比谢安,怂恿李璘割据称帝意图昭然。永王不久即败北,李白也因之被系浔阳狱。
这时崔涣宣慰江南,收罗人才。李白上诗求救,夫人宗氏也为他啼泣求援。将吴兵三千军驻扎在浔阳的宋若思,把李白从监牢中解救出来,并让他参加了幕府。
此后的李白,不断参加诸王叛乱,最终在逃亡和监禁中终其一生。
上元三年,李白病重,在病榻上把手稿交给了李阳冰,赋《临终歌》而与世长辞,终年六十二岁。
李白一生都在“归隐”与“济世”两种思想的矛盾冲突中煎熬着,他的命运是由其多重人格下的不健全的性格决定的。
往事如烟,虽然李白的雄心壮志至死未酬,让大唐少了一位安邦定国经天纬地的地方大员,但幸运的是,为世间留下了一位诗界奇才。
【作者简介】韩世泰,一个在改革开放之初出生的藏族小伙儿,从教十六年,热爱教育,向往着诗和远方,现在兰州新区执教。
推荐:
宋高宗赵构的生母韦氏被金人俘虏后经历了怎样的屈辱?
春秋时候令人啼笑皆非的宋楚泓之战
猪年说猪:古人为何认为做事就是捉猪,徒手捉猪者则是勇敢之人?
本文关键词:李白的个性特点是什么,李白的性格特点和特长,李白的性格特点?,简析李白的个性特点,李白的性格特征及个人魅力。这就是关于《李白的个性特点,李白的性格特点及其生活习惯(李白4个独特的个性。探秘一下李白走红的招数)》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99%的人还看了
相似问题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 李白的个性特点,李白的性格特点及其生活习惯(李白4个独特的个性。探秘一下李白走红的招数)":http://eshow365.cn/3-11133-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