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解决
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全连接神经网络-训练过程-批归一化- [北邮鲁鹏]
来自网友在路上 160860提问 提问时间:2023-09-23 00:49:44阅读次数: 60
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60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文章目录
- 思想
- 批归一化操作
- 批归一化与梯度消失
- 经过BN处理
- 算法实现
思想
直接对神经元的输出进行批归一化
批归一化:对输出值进行归一化,将归一化结果平移缩放作为输出。
批归一化操作
小批量梯度下降算法回顾:每次迭代时会读入一批数据,比如32个样本;经过当前神经元后会有32个输出值y1,…y32。
批归一化操作:对这32个输出进行减均值初方差操作;可保证当前神经元的输出值的分布符合0均值1方差。
如果每一层的每个神经元进行批归一化,就能解决前向传递过程中的信号消失问题。
批归一化与梯度消失
实际操作中,经常将批归一化放在全连接层之后,非线性激活前。
FC:全连接层 就是wx+b
经过BN处理
批归一化解决两个问题:
- 保证前向传播中信息流通畅,不至于让数据变为0导致的数据不能到达输出层。因为每次归一化后数据都会将很小的数据,变得不那么小。
- 保证反向传播中信息流通畅,可以有效的防止梯度消失现象发生。因为每次归一化后梯度都会变得很有效
算法实现
参数解释:
问题:输出的0均值1方差的正态分布是最有利于网络分类的分布吗 ?
根据对分类的贡献自行决定数据分布的均值与方差
平移缩放的作用
可以使网络自行选择数据分布的均值和方差,γ决定方差,β决定期望。γ和β是学习参数,不是超参数,需要神经网络学习得出。
问题:单张样本测试时,均值和方差怎么设置?
来自训练中。累加训练中每个批次的均值和方差,最后进行平均,用平均后的结果作为预测时的均值和方差。
查看全文
99%的人还看了
相似问题
- 矩阵运算_矩阵的协方差矩阵/两个矩阵的协方差矩阵_求解详细步骤示例
- 多因素方差分析(Multi-way Analysis of Variance) R实现
- 【Python 千题 —— 基础篇】输出列表方差
- 11.4~11.5置信区间、方差检测(部分)
- 计算样本方差和总体方差
- 图像二值化阈值调整——OTSU算法(大津法/最大类间方差法)
- 学习笔记|两因素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效应量|统计分析策略|《小白爱上SPSS》课程:SPSS第九讲 | 两因素析因设计的方差分析,超级详细
- 线性约束最小方差准则(LCMV)波束形成算法仿真
- R统计绘图-线性混合效应模型详解(理论、模型构建、检验、选择、方差分解及结果可视化)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计算机视觉与深度学习-全连接神经网络-训练过程-批归一化- [北邮鲁鹏]":http://eshow365.cn/6-11782-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