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编程笔记 > 正文
已解决

第二章 进程与线程 十三、进程互斥的软件实现方法(单标志法、双标志先检查、双标志后检查、Peterson算法)

来自网友在路上 172872提问 提问时间:2023-09-22 04:39:44阅读次数: 72

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72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目录

一、单标志法

1、算法思想

2、具体逻辑

二、双标志先检查

1、算法思想

2、具体逻辑

三、双标志后检查

1、算法思想

2、具体逻辑

四、Peterson算法

1、算法思想

2、具体逻辑

五、总结


一、单标志法

1、算法思想

两个进程在访问完临界区后会把使用临界区的权限转交给另一个进程。也就是说每个进程进入临界区的权限只能被另个进程赋予

2、具体逻辑

其实就是设置一个flag,每个进程进入临界区的flag不一样。

但是,单标志法存在一个问题,当另外一个进程一直不使用临界资源时,就会造成其他想要使用临界资源的进程阻塞,也就违背了“空闲让进”的原则。
 

二、双标志先检查

1、算法思想

设置一个布尔型数组flag],数组中各个元素用来标记各进程想进入临界区的意愿,

比如“flag[0]=ture”意味着О号进程PO现在想要进入临界区。

每个进程在进入临界区之前先检查当前有没有别的进程想进入临界区,

如果没有,则把自身对应的标志flag[i]设为true,之后开始访问临界区。

2、具体逻辑

三、双标志后检查

1、算法思想

 和先检查法大致相同,不过这是先上锁,后检查。

2、具体逻辑

四、Peterson算法

1、算法思想

结合双标志法、单标志法的思想。如果双方都争着想进入临界区,那可以让进程尝试“孔融让梨”(谦让)。做一个有礼貌的进程。

2、具体逻辑

Peterson算法用软件方法解决了进程互斥问题,遵循了空闲让进、忙则等待、有限等待三个原则,但是依然未遵循让权等待的原则。

让权等待就是在无法访问临界资源时,立即放弃处理机。

五、总结

查看全文

99%的人还看了

相似问题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第二章 进程与线程 十三、进程互斥的软件实现方法(单标志法、双标志先检查、双标志后检查、Peterson算法)":http://eshow365.cn/6-11191-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