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6年瑞士老怀表,手表发展史 <转载>
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106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关于【1886年瑞士老怀表】,手表发展史,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手表发展史 (转载)2、1886年瑞士老怀表,手表发展史1、手表发展史 (转载)
手表,或称为腕表,是指戴在手腕上,用以计时/显示时间的仪器。
手表通常是利用皮革、橡胶、尼龙布、不锈钢等材料,制成表带,将显示时间的“表头”束在手腕上。
我们佩戴的不是手表,而是未曾经历的历史。让我们用图片来快速回顾下历史中的那些“表”带给我们的精彩瞬间。
第一代表——还不能戴在手上的“怀表”16世纪,世界上第一只怀表在德国诞生,由德国锁匠Peter Henlein所制作,后人呢称其为“纽伦堡铁蛋”。怀表的发明宣告了“表”作为一个单独的品类,独立于“钟表”这个大的分类,阅读时间成了随手可及的动作。手工打造的怀表成为那个年代经典的风格及洗练的象征,更是钟表及微型工艺相结合的完美珍品。1886年,在改进了齿轮装置和擒纵器之后,瑞士人设计出了便宜的怀表。这样,有不少人能够购买怀表,怀表进入了寻常百姓家。瑞士也因为掌握这种先进的制表技术,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充当世界制表业的中心。
第二代手表——绑在手上的“腕表”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士兵为了看表方便,把表绑扎固定在手腕上,举起手腕便可看清时间,比原来方便多了。 1918年,瑞士一个名叫扎纳·沙奴的钟表匠,听了那个士兵把表绑在手腕上的故事,从中受到启发。经过认真思考,他开始制造一种体积较小的表,并在表的两边设计有针孔,用以装皮制或金属表带,以便把表固定在手腕上,从此,手表就诞生了。
第三代手表——象征经典与传承的“机械手表”机械表可分为手动机械表和自动机械表。手动机械表:手上链机芯,通过转动手表的把头,将手表机芯中的主发条上满弦,经过发条完全放尽推动齿轮运转,推动指针走时。自动机械表:依靠机芯内的摆陀重量带动产生,手臂摇摆带动摆陀转动,带动主发条为手表上链,推动走时。
第四代手表——象征便捷与时尚的“石英电子手表”1969年,日本精工公司发现了可以将石英晶体制成音叉运用在钟表上,世界上第一只石英表由此诞生,石英晶体的应用使得手表可以大量生产,不但生产速度比之前快很多,价格也随之下降。
第五代手表——接收信号自动校时的“电波表” 电波表机身由原子时钟和无线电接收系统组成,由国家授时中心发出准确时间,通过无线电接收系统可以自动校对时间的手表。电波表内置高感度小型天线,接收标准电波进行自动对时,因而可以实现时间上的精准。在国际上,德国、英国、美国、日本都已经有标准电波的发送。2007年7月,在中国河南商丘建成的新电波塔已经开始发送电波。
手表的制作及生产都基于一个简单而机智的发明,这就是“弹簧”,它能够收紧并储存能量,又能慢慢地把能量释放出来,以推动手表内的运行装置及指针,达到显示时间的功能,手表内的这种弹簧装置被称为主弹簧
手表构造手表由表头、表带(表扣)组成。 其中表头的零部件包括:机芯、表壳、底盖、镜面、字面(常说的表盘)、指针、把的(调时间的,也叫按的)、令(部分表种要求)。
手表工作原理,手表是用来指示时间的一种精密仪器,该仪器的原理是利用一个周期恒定的、持续振动的振动系统作为标准。如果知道了振动系统完成一手表次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振动周期),并计算出振动次数,那么,振动这么多次之后所经历的时间就等于振动周期乘以振动次数。即时间=振动周期×振动次数
摆轴游丝机械手表采用摆轮游丝作为振动系统,摆轮1固定在摆轴2上,摆轴的上、下轴颈被套在轴承里,可围绕轴承旋转。游丝部件3的一端固定在摆轴上,另一端被固定在夹板上。由于游丝的弹性变形使摆轮的运动由转动变成往复运动。摆轮游丝系统在摆动时受到轴承的摩擦力、空气阻力及游丝的内摩擦等运动阻力手表的影响,摆动的幅度(振幅)将逐渐衰减,最后直至停止不动。为了使其不衰减地持续振动,就必须定期地给摆轮游丝系统补充能量,也就是说,手表中一定要有一个能源装置。将能量周期性地补充给振动系统是通过一个特殊的机构一一擒纵机构来实现的。擒纵机构还同时用来计算摆轮游丝系统的振动次数。所以,摆轮游丝系统和擒纵机构是机械手表的关键装置。
人们一直在尝试创造出一种更加方便的通讯或是第二屏设备,智能手表可能是目前最完美的产品形式。不过,在Apple Watch、三星Gear S2这些出众的产品出现之前,智能手表也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才拥有现在的形态。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智能手表发展的历程。
1972年:Pulsar Time
这款Pulsar Time是1972年美国手表厂商汉密尔顿钟表所推出的,可以说是最早具有“智能手表”概念的产品。首先,它内置了一个传感器,可以自动调整LED背光亮度,另外设计了大量数字按键和计算器功能,让人们可以在手腕上实现简单的计算。
1973年:E-paper
1973年,施乐公司的物理学家研发出Nick Sheridon成功研发出E-paper,也就是目前电子墨水屏的原型,具有低功耗、更容易阅读的特性,它的诞生也为早期智能手表奠定了基础。
1985年:精工RC-20
精工(Seiko)在1985年与爱普生联合开发了新一代电子手表RC-20,它拥有一块触摸屏幕,可以连接计算机下载安装专用应用,甚至编程。不过其ROM存储空间仅有8K,实用性一般。
1994年:卡西欧VivCel VCL-100
卡西欧一直专注生产电子手表,所以其产品也更容易加入智能特性。1994年的VivCel VCL-100能够监测手机来电,并通过手表振动提醒用户,可以说是最早的第二屏概念。
2000年:IBM WatchPad 1.5
2000年出现的IBM WatchPad 1.5,可以称作是一款真正的手表型计算机,它运行Linux系统、内置指纹传感器、加速度计、蓝牙等,缺点是电池寿命仅为6小时。
2004年:微软SPOT
2004年,比尔盖茨已经看到了可穿戴式计算机的未来前景,于是微软推出了SPOT手表,一款集成MSN通讯、新闻消息及FM收音机的手表,它拥有单色屏幕,较为省电,但缺点是缺乏扩展性,不支持应用程序,2008年便宣布停产。
2005年:精工Spectrum SVRD001
2005年,精工的Spectrum SVRD001推出,限量500块,充分利用电子墨水屏的特性,具有超高对比度、低功耗、轻薄设计,看上去更像一款手镯,为现代智能手表的设计带来了灵感。
2012年:Pebble
第一代Pebble于2012年登陆众筹网站,可以说是近代智能。手表的一次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它拥有时尚的设计、丰富的应用和扩展功能,并且支持最流行的iPhone和Android,很快便获得了消费者的喜爱,销量最终突破100万块,成功引起了科技巨头们的关注,也充分证明智能手表市场的巨大潜力。
2014年:Android Wear
2014年3月,谷歌正式发布Android Wear,进军智能手表市场。同年LG G Watch、Moto 360、三星Gear Live三款第一批Android Wear正式发布,意味着智能手表市场真正进入消费市场。当然,第一批Android Wear算不上成功,大部分用户仍感觉智能手表并不是实用的数码设备。
2、1886年瑞士老怀表,手表发展史
2015年,江诗丹顿为了纪念品牌创立260周年,发布了一款非常特殊的机械表,ref.57260.它到今天依然是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块机械表——57个功能,31根表针,2826个零件,组装耗时长达8年。但令现在的看客很有疏离感的是,这是块怀表。
100mm的直径里塞下2800多个零件,多少让人有点密集恐惧
现在一说怀表,人们会就不可避免地会有历史感,会想到复古,会感受到它附带的逼格。但更重要的是,现代人对怀表已经有很强的疏离感——与街上和网络讨论中常见的机械腕表不同,怀表似乎就不应该出现在影视作品以外的地方。如果一个人伸手从兜里掏出来的不是手机而是怀表,那简直是会让周围看到这一幕的人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但对老牌机械表厂商来说,怀表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在江诗丹顿ref.57260的27年前,百达翡丽也曾以当时最复杂的Calibre 89(33功能)来纪念自己的150岁生日。某种程度上我们甚至可以说,怀表是这些老厂的初心与源头。而承载这些的,除了这些纪念款,还有当年怀表争霸的历史·。
前一任“世界最繁”,百达翡丽Calibre 89
“姑娘才戴腕表”的年代在遍地百年老表厂的德国和瑞士,一个钟表品牌要想打“老字号”的牌,怎么也得是19世纪就已经成立了。而在19世纪的随身时计市场,怀表是绝对的主流。那些延续至今的老品牌,一查往往都是做怀表起家。
早期浪琴(Agassiz Co.)及创始人阿加西与弗朗匈
故宫馆藏播威(Bovet),做“大清特供”起家的顶级品牌
其实十九世纪中后期已经有腕表和随身挂表存在了。但问题在于,当时的工艺无法把瑞士机械表标志性的杠杆擒纵器装进腕表的狭小空间里。此时的腕表和挂表用的都是耐用性和精准度都远不如杠杆的“筒式擒纵”(cylinder escapement),而像陀飞轮那样的当年尖端技术,这些首饰表更是想都别想。
十九世纪挂链形式的女士表
“筒式擒纵”示意图,因为涉及摩擦,所以耐用和精度都不行
但很显然,机械加工技术的进步不会止步于此。而就像石英表的出现震撼了机械表业界,杠杆擒纵的小型化也使腕表有了撼动怀表地位的资本。
二十世纪——怀表王朝的陨落到二十世纪初,市面上已经出现了小型化的杠杆擒纵机芯。于是也就诞生了劳力士等最早的一批以做腕表为主的厂商。
大部分厂牌沿用至今的杠杆式擒纵
虽然现在看来腕表比怀表方便是不言而喻的,但彼时人们还完全意识到这一点——作为一个真正的绅士,那掏兜还是要比抬胳膊优雅。为了这种气场,看表速度慢一点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帅是一辈子的事。
但没过几年,就发生了一件不那么绅士的事,那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在命悬一线的战场,不够“战术”的怀表面对腕表的优势迅速败下阵来。
潜台词:“有你掏兜看表的功夫,德佬的子弹都飞过来了”
接下来,就是劳力士和百年灵等品牌不断在瑞士天文台的精度竞赛中取得好成绩,潜水表的技术也不断改良。总之到了五六十年代,实用场合往往就没怀表什么事了,常见的计时器里也就秒表还保留了怀表形式。
后来因为石英表的碾压优势,这个竞赛到70年代后就不办了
但在这之前,出于老厂的尊严,也因为市场还在过渡期,很多大牌在二十世纪初还是继续推广着怀表,也就有了怀表最后的一波繁荣,有了最后的怀表争霸。
最后的怀表争霸二十世纪初的钟表市场,手表和怀表之间已经没有质的差别了,而且很多老牌都是在1920年之前就已经推出了自己的腕表,百达翡丽、江诗丹顿、浪琴、欧米茄、万国等都是如此。但这并没妨碍他们为了怀表再最后大战一场。此时的怀表虽然是个夕阳产业,但似乎还是可以抢救一下的。
当年劳力士表壳代工丹尼森的怀表
有的厂家想到的是打性能牌,最初的腕表在精确度、续航时间等制表上离当时顶级的怀表的确有点距离。但正如前文所述,这些差距都是量的差距,腕表最终还是会追上。不过消费者的刻板印象改变也需要时间,这就给那些打性能牌的怀表留出了空间。
1920年欧米茄经销商的广告
另有一些品牌主推的是特殊场景,比如铁路就需要精准的手持计时。这种应用不要求快速取出查看,但会倾向码表功能有更好的手感。于是铁路运输这样的特殊应用就成了当时少数怀表还能对腕表保持优势的场合。
为什么欧米茄广告多?因为传下来的真的多……
1928年天梭的平汉铁路开通纪念款
而对于那些站在鄙视链顶端的品牌,他们的怀表依然瞄准了原先的绅士群体,只不过此时这些怀表已经更加奢侈化了。百达翡丽和江诗丹顿当年的那些奢侈怀表,现在市价大多是合人民币几万——比现在这两个牌子便宜很多,但前提是你能淘得到。
百达翡丽1910年的Chronometro Gondolo
甚至主卖腕表的劳力士也来掺和这场最后的晚餐:
当然,没有不散的宴席,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怀表基本淡出了主流视野,最后的怀表争霸也随之落幕。怀表逐渐成了少数人的情怀和少数厂商的炫技。
怀表背后到底是什么?其实现在市面上依然有很多老怀表在流通,这些怀表价格从几千到几万不能,甚至几百的也有很多。当在某淘表网站上搜索时,笔者有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隔世”,这大概是现在怀表最有意思的地方。
一直有人想通过怀表摆出复古范,但摆来摆去,拍片修图出来一看,表上一行大字:Quatz(石英)。
其实那些老怀表一直在那。当你去把玩一块真正的来自那个年代的怀表,那种疏离感,同时也就昭示了那段历史。那些磨损、那些划痕、那些当年的机械结构,无不是这块表所承载的故事里,可以单拿出来讲讲的碎片。
理解,而非有样学样,才是复古潮流的精髓。作为一个资深玩家,不应满足于从兜里掏出怀表时欣赏旁人惊讶的目光,还要读懂你掌心上的故事。
本文关键词:1886年瑞士老怀表价格,1900年瑞士怀表价格,瑞士cyma老怀表,1886年瑞士怀表价格,瑞士老怀表有哪些标志。这就是关于《1886年瑞士老怀表,手表发展史》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99%的人还看了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 1886年瑞士老怀表,手表发展史 <转载>":http://eshow365.cn/3-81644-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