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良知是什么意思,致良知最简单的说是什么意思(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三:致良知)
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92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关于【致良知是什么意思】,致良知最简单的说是什么意思,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致良知是什么意思: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三:致良知2、致良知是什么意思,致良知最简单的说是什么意思1、致良知是什么意思: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三:致良知
阳明心学的三大核心观点,分别为: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
“致良知”三字,是阳明先生晚年提出的观点,也是他一生思想的最终旨归。阳明先生曾对其子正宪言道:“吾生平讲学,只是‘致良知’三字。”
“致良知”究竟是什么意思?其思想渊源是什么?何以称为“孔门正法眼藏”?
“致良知”的思想渊源
1、孟子:“良知”
“良知”二字,来自孟子。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孟子·尽心章句上》
孟子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这是人的天性与本能,是人性中本自具足的。
比如,你看到一个孩子掉入井中,你的第一个念头就是想冲上去把孩子救出来,不管这是不是你的孩子,不管你认不认识孩子的父母,你都想这样做,这来自你与生俱来的恻隐之心。
再比如,你做了一件坏事,别人并不清楚,只有你自己知道。尽管只有你自己知道,但是你的内心隐隐不安,睡觉也睡不踏实,“心中必有一物”。这,就是知善知恶的是非之心。
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与生俱来。人之所以为人,就是面对自己的错误与过恶,非常痛苦,这是你的是非之心在起作用。
还有,一位母亲原本非常柔弱,但是看到自己的孩子处于困境之中,她会迸发出极大的能量,想方设法地救助孩子,为孩子承担所有的痛苦。这份能量就来自与生俱来的良知良能。
这是我们心中原本就有的宝藏,这是天地间一个大秘密!
阳明先生继承孟子思想,阐明并发扬了“良知”之教。在阳明先生晚年有名的“天泉四句教”中,明确地提出了“良知”的内涵: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知善知恶是良知。”就是说,人自身有道德体认、辨别是非的能力,天性中有向上向善的本能追求。
人人皆有的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就是良知的发端。
“良知者,孟子所谓‘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虑而知,不待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
凡意念之发,吾心之良知无有不自知者。其善欤,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其不善欤,亦惟吾心之良知自知之;是皆无所与于他人者也。”
——阳明先生 《大学问》
良知是人人原本自足的。
一个念头生发出来,良知清清楚楚地自知,念头的善恶、是非,瞒不过自己的良知。
2、孔子:“致知”
“致知”的说法,则来自《大学》。相传《大学》为孔子的亲授弟子曾子所作,“格物致知”的思想也是来源于孔子的思想。
“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礼记·大学》
“致”,就是到达、抵达的意思。
阳明先生认为,“致知”,就是“致吾心之良知”。
致知不是在外界事事物物上求知识,致知就是致良知,是一个在自己心上用功、趋于至善的过程。
阳明先生37岁龙场悟道,他说“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3、陆九渊
孔孟之后,宋朝、明朝出现了几位很有影响力的大儒。
宋明时期,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分别代表了对孔孟之学的不同传承。其中,陆王心学便是由陆九渊(陆象山)开创,后由王阳明继承发展。
陆九渊,今江西金溪县人,南宋哲学家,因讲学于象山学院,被称为“象山先生”。
如果说,象山先生是心学的开山之祖,那么阳明先生则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陆象山在南宋时就已经提出了他的心学理论。他说过一句著名的话,“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所有经典都是为自己的心做注解。
阳明先生通过龙场悟道,终于以自己的生命体证了“心即理”,体证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以自己的人生体验和生命经历,来注解孔孟之道。自此以后,阳明先生才真正创立了自己的学说——阳明心学。
4、尧舜十六字心诀
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阳明先生应邀作序,写下《象山文集序》。这篇经典文章,之于心学,可谓正本清源。
阳明先生在这篇文章里明确地指出:
“圣人之学,心学也。尧、舜、禹之相授受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此心学之源也。”
第一句话,阳明先生便开宗明义:“圣人之学,心学也。”
追根溯源,上古时代,尧舜禹三位圣贤口口相授的便是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儒家思想,即从心学开始。这也是圣人治理天下能够“简且易哉”的秘诀。这十六字诀就是儒家思想的源头。
今天我们学习阳明先生的心学,就是直承孔孟法藏,直接在最根本的地方上学。因为中华文化的精妙绝伦之处就是在探究心的奥妙。
十六字心法的意思是:人心高而险,道心幽而妙,用心精纯,专心不二,诚心敬意笃行中庸之道。
人心惟危:人心之中常有“小我”,而小我伴随着不明和贪欲,故时常处于危险之中。甚至可以说,每个小我都是自己内心吸引灾难的磁石(稻盛和夫语);每个小我都可能让自己立于危墙之下。
道心惟微:道心是“大我”的展现,大我总能走在中道上,中道是一种微妙的平衡,过犹不及,唯有纯粹至极,才能行在中庸之道上。
老子说:“大道甚夷,而民好径。” 每个人心中原本拥有光明,只是被不明和私欲所遮蔽,通过打扫内心的污垢与灰尘,恢复清澈良知,才能“心明眼亮”,才能“依道而行”,才不会迷失在小路上。
何谓“致良知”?
“致良知”,一言以蔽之,曰: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这是一个功夫,也是一个过程。
“‘致良知’是学问大头脑,是圣人教人第一义。”
“只是‘致良知’三字,尤简易明白,有实下手处,更无走失。”
“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
——阳明先生语
“致良知”的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步:第一步,达至良知;第二步,启用良知。
第一步:达至良知
良知是本自具足的,但我们首先要达至良知,才能启用良知。
有人说:“既然我本来就有良知,我的心原本就是好的,那何必还要去‘致’呢?”
成长过程中,每个人都难免受到一些似是而非的观念的影响、一些不好习气的浸染,使心蒙尘。比如,在他人影响下,我们可能会把“有钱就有一切”“婚姻就是交易”“孩子是父母的附属品”等错知错见种进心中。
每一个错知错见都会为我们的心添一丝阴翳。当心蒙尘时,我们就无法清晰、准确地看待这个世界。
“圣人之心,纤翳自无所容,自不消磨刮。若常人之心,如斑垢驳杂之镜,须痛加刮磨一番,尽去其驳蚀,然后纤尘即见,才拂便去,亦自不消费力。”
——阳明先生《答黄宗贤应原忠》
达至良知的过程,就是拂去“镜上尘”、复其本体的过程。
阳明先生说:去得一分私欲,复得一分天理。
圣人之心,如明镜一般,没有不明和贪欲,依良知而行。常人的心如昏镜,“斑垢驳杂”,有太多的不明和贪欲,需“痛加刮磨一番”,才可达至良知
所以,一开始,我们的功夫要用在“磨镜”上面,把自己的心镜擦亮,达到良知清澈!
如何去除不明和贪欲呢?知行合一阳明教育研究院8年深悟笃行阳明先生原文,形成了一套去除不明和贪欲的方法论——知行合一学习法,读原文、悟原理、明心净心、以生命唤醒生命。
第二步:启用良知
良知是本体,启用良知是良知之用,是功夫。
在没有达至良知时启用良知,那么你能启用的力量是很微弱的,也不能持久。
只有抵达良知,才可以真正启用良知,才可以清清楚楚地去做事情,也就是依道而行。
当这颗心足够清澈的时候,便可以常觉常照。不管面对什么事情,都可以照见其本质,并且临事不乱,应变无穷。
“某于此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不得已与人一口说尽,只恐学者得之容易,把作一种光景玩弄,不实落用功,负此知耳。”
——阳明先生
阳明先生讲,自己是迫不得已,才与大家一口说尽。只担心后世学子听着容易,只将其当作口头禅、当作光景而已,辜负了良知的本意。
的确如此,所有的圣贤经典都是亲身实践而来的真理。我们若把经典当成文字,不在自己身上切实用功,则多学无益。
与其学富五车,不如在自己心上为善去恶,唯有不断地明心净心,我们才有可能达至良知并启用良知!
致良知,是一种伟大力量!
2、致良知是什么意思,致良知最简单的说是什么意思
“致良知”,是中国全能大儒王阳明的心学主旨,也是心学的本体论与修养论相统一的体现。因此,理解了“致良知”这三个字,我们也就把握了心学的内核。何以解之,以下浅论之。
何谓“良知”?“良知”最早出自《孟子·尽心上》 :“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在孟子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良知”理解为一种本性具有的“真善美”,一种不需要依靠外在力量而存在的内在自觉,其具体可以包括知识、真理、智慧、道德意识等。
何谓“致”?《大学》提出“格物致知”,也即“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简而言之,就是先有格物,再有致知,再有诚意。今天,对于“格物致知”的流行解释便是:通过探究事物原理,从中获得智慧。把“格”理解为追求、探索,把“致”理解为获得、求得,在此基础上,很多人把王阳明心学的关键“致良知”中的“致”理解为获取、得到、创建等涵义。从“良知”的本质来看,良知是人人本性具有,不需要依附任何外力而存在,因此良知是不需要去获取和创建的,它是本身具有的一种自觉。因此,我认为“致”应该理解为凸显或发现,“致良知”也即通过实践把原本具有的良知凸显出来,也就可以理解为通过实践努力发现了本身存在的良知。同理可知,“格物致知”,也应该理解为,通过探究事物实践,把原本具有的良知凸显出来,而非通过努力,从中获得良知本真、真理智慧。这与佛学的精髓—《心经》所说的“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具有相同之理。佛家认为,五蕴皆空,万物皆是真空实相,世人的本来心量,宽广博大, 含容万物, 蕴育万机。本有的心量并非修行而有,而是修行而显,所以说心量不会因为觉悟而有所增加, 也不会因为迷妄而有所减少。我们之所以认为,圣人真心无限,凡夫俗子心量狭小,那因为凡夫俗子被五蕴遮掩蔽障,六尘牵缠束缚,不能修行观照,其本有的真心隐没不显,而圣人则不为外物所扰,不受色受想行识所束,因此能将本心显现出来。但有一点是明确的,凡夫和圣人,其中的佛性乃是本有,真心俱在,不可人为增减。这与道学也是相通的,老子认为“大道氾兮,其可左右”,道是本身存在的,其无处不在,且不生不灭,无偏无私,时刻作用于万事万物,但“道可道,非常道”,道又是不可具体言说的,圣人之所以得道,终归于“清静无为”和“道法自然”,去除一切人为,也即“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方可得道,方可返璞归真,方可“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俗者不得道,就是受到了各种因素,如欲望、偏见等影响,把本有的道性遮盖了,所以才会胡乱有为,肆意作为。
如何“致良知”?从“致良知”的内涵中,我们可知,凸显或发现良知的关键在于实践努力,也即“行”,所以王阳明提出了“知行合一”,“知”是最高本体,“行”就是人的各种生命实践,也就是凸显或发现“知”的要害功夫。俗话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我们都是社会人,自我们出生伊始,我们就会不自觉的被社会化、涵化、濡化,会不知觉地进入各种世俗的条条框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了色受想行识,我们内心就会受到欲望、物质等干扰,而这些看似实相本是空无的欲望或物质,会蒙蔽和遮盖我们本有的良知,因此,通过事物上的磨砺来凸显或发现本有的良知,这种磨砺的实践就是要摆脱各种私欲、成见、偏见、妄为的影响,向着五蕴皆空靠近,从而见诸客观实际的本然。从哲学上来讲,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我们在“致良知”的过程中,旧的矛盾解决后,新的矛盾又不断出现,因此,“知行合一”是一个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的状态,也即“随物而格”,要时刻致良知,方能把良知的本然凸显出来,从而展现人性智慧的光芒!
本文关键词:知行合一是什么意思,致良知是什么意思简单,知行合一致良知是什么意思,心上磨事上练致良知是什么意思,良知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关于《致良知是什么意思,致良知最简单的说是什么意思(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三:致良知)》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99%的人还看了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 致良知是什么意思,致良知最简单的说是什么意思(阳明心学核心观点之三:致良知)":http://eshow365.cn/3-73458-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