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小常识 > 正文
已解决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来自网友在路上 181881提问 提问时间:2023-10-19 12:07:25阅读次数: 81

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81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关于【历史上的蛇吞象】,今天向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2、历史上的蛇吞象,甲骨文里的岳阳

1、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事实上我们今天所使用的很多俗语都已脱离了最初的本意。比如“明哲保身”这个词就是一个贬义词:如今这个词被用来批判那种为保全个人利益而不考虑原则的自私自利行为。然而“明哲保身”这个词最早出自于《诗经·大雅·烝民》中的“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这句话的意思是:既明事理又聪慧,善于应付保自身。显然这个词最早其实是一个褒义词,因此曾长期被人们作为处世的座右铭。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愚不可及”一词如今被用来形容一个人愚蠢得不可救药。其实这个词出自《论语·公冶长》中的“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这句话的本意是:宁武子这个人在国家政治清明时就表现得很有才能;在政治混乱时就表现得很愚笨。他在该表现才能的时候表现才能,在该表现愚笨的时候表现愚笨。他表现智慧的行为是其他人也能做到的,可他表现愚笨的行为却是别人很难做到的。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由此可见“愚不可及”的本意倒是有些近似于“大智若愚”:一个有大智慧的人在该表现愚笨的时候用表面的愚笨隐藏自己的智慧。在我们日常所使用的俗语典故中“人心不足蛇吞象”可能是比较难以理解的:蛇才多大,可象有多大。即使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巨蟒说能吞人倒有可能,可如果说能吞象得是多大一条蛇啊?即使是目前人类已发现过的最大的远古蛇类泰坦蟒平均体重也只有1吨左右。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1吨重大小的泰坦蟒要吞食平均体重在5吨以上的大象估计也够呛。要说泰坦蟒能吞食刚出生的小象或许倒是有可能,不过这种巨大的蛇类早在近5800万年前就已灭绝。换句话说古人是绝不可能见到泰坦蟒吞食小象并将其记录在案的。当然也许有人会说我们人类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还相当有限:泰坦蟒只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最大蛇类,可这并不能证明世界上就不存在可能比泰坦蟒更大的蛇类。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会不会有比泰坦蟒更大的能吞食大象的蛇类曾生存于这个星球上呢?这种蛇类所生存的时代会不会与远古人类生活的年代有交集呢?会不会有亲眼见到蛇吞象这种现象的人将其记录在案呢?《山海经·海内南经》中曾记载过一个“巴蛇吞象”的典故:"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君子服之,无心腹之疾"。传说生于南海的一种黑身子、青脑袋、长800尺的巴蛇能吃大象。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巴蛇把大象吞下去后消化三年才把象的骨头吐出来。这种象骨服食后可治腹内的疾病。相传黄帝为阻止巴蛇袭击人类就派大羿前往斩杀:大羿先用箭射中了巴蛇,然后一直追赶它到遥远的西方,最终成功将巴蛇斩为两段。巴蛇的尸体变成了一座山丘(就是现在的巴陵)。史学界一般认为这个传说其实是暗示以黄帝为首的华夏部族战胜了南方以大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至于传说中的巴蛇是否真实存在其实并没任何实物可以证明。一般认为所谓的“巴蛇”可能是南方某些以蟒蛇为图腾的氏族部落所供奉祭祀的对象。这可能的确是一种远古时代曾客观存在的巨蟒,但这种巨蟒的真实体量大小可能存在人为夸大的因素。“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最早见于《山海经》,不过其实和同样被记载于《山海经》中的“巴蛇吞象”并没太多直接联系。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这个典故说的是:从前有一个樵夫某一天在上山的路上看见一条受伤的蛇。慈悲大发的樵夫脱下衣服小心翼翼的把蛇包起来带回家里治好了伤,后来樵夫就把蛇当做宠物养了起来:闲时当个说话对象逗逗乐子。蛇也很通人性。日子久了以后樵夫与蛇也有了一定的感情,所以越来越舍不得放回野外。樵夫不知道的是这条蛇不是一般的蛇,而是天上下凡的龙蛇。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传说这种蛇经历一番渡劫之后可以化为蛟龙。这蛇越长越大,食量也随之越来越大,樵夫日益感觉自己负担不起了。终于有一天樵夫犹豫不舍地对蛇说:“你已经长大了,我也养活不起你了。我已为你找了一个山洞,晚上趁夜色我把你送到那里,你要学会自己找食吃,我也会常去看你”。蛇点点头表示同意了。于是樵夫当晚就把蛇送到了山洞后,又给蛇一个约定:以在洞口跺三脚当做自己来了的暗号。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樵夫下山回家继续自己的生活:后来樵夫成了家有了孩子。十多年之后樵夫的儿子也长成大人并子承父业。父子俩一起进山打柴时父亲给儿子讲了关于这条蛇的故事。看到蛇一年一年长大,樵夫也年老体衰爬不动山了,所以就把经常看望蛇的承诺交代给儿子传续下去。星转斗移,冬去春来,又过了不知多少年,樵夫的儿子有了儿子——儿子又有了儿子,生生不息。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樵夫对蛇的救命喂养之恩、其家庭与蛇结缘的传说伴随着一代一代人的生老病死已成为十里八乡闻名的传奇故事。当初的承诺已定格成祖训,而幸运的蛇也已修炼成为一条吞云吐雾的巨蟒。后来国君的公主得了一种怪病,到处寻访名医久治无效。有一天来了一位江湖郎中在给公主看病后开出一剂药方并要求用蟒蛇肝做药引子。国君张贴告示声称:凡有取得蟒蛇肝治愈公主顽疾者封为国相并将公主许配给他。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樵夫的后人一看这告示不禁欣喜无限——这药引子不就是为自己准备的吗?他来到蛇居住的山洞站在洞口按照祖上传下的暗号跺了三脚,蛇听到之后就探出了头来。樵夫的后人向蛇说明来意,蛇自然不愿割取自己的肝脏,可转念一想:若非当年樵夫搭救之恩自己早已没命,于是就让樵夫的后人割走了自己部分肝脏。樵夫的后人向国君献上了蟒蛇肝,公主服药后果然药到病除,于是樵夫的后人一步登天成为相国大人。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不久之后国君的宠妃也得了此病,于是相国大人又亲自跑去割取蟒蛇肝,蛇又一次同意他割取自己的肝脏。治好了娘娘的病,国君自然欣喜不已。可没过多久太后又得此怪病,相国想也不想就又去割取蟒蛇肝。这次蛇依然不假思索地让他去割取自己的肝脏,但当相国进入蟒蛇腹中摸到肝脏的位置时蛇闭上了嘴,一口吞掉了这个贪得无厌之徒。后人将此事称之为“人心不足蛇吞相”。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这里的相指的是国相,后来以讹传讹就变成了“人心不足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作为劝世名言其实流传有多种不同的版本。上文所提到的其实只是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其实关于“人心不足蛇吞象”还流传着其他一些传说。尽管各个传说故事在一些细节上略有不同,但大多都是反映人因为贪欲而自食其果。久而久之这个典故就被用来告诫人们不要为了一己贪欲而不择手段。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其实还有后半句"世事难了螂捕蝉”。这里的后半句并非转折,而是对原意的进一步补充加深。前半句“人心不足蛇吞象”可以理解为人的贪心无穷欲壑难填,好比一条蛇吞进了一头大象尚不能满足;后半句"世事难了螂捕蝉”则表达了人心险恶难测勾心斗角尔虞我诈,所以机关算尽到头来害人害己恩恩怨怨无穷尽——正如那螳螂捕蝉却不知黄雀在后、黄雀亦不知有老鹰在后、老鹰不知有猎人张弓搭箭以待。

2、历史上的蛇吞象,甲骨文里的岳阳

岳阳,古称巴陵或巴丘,陵也好,丘也罢,合为丘陵,符合岳阳的地形特征。为什么丘(陵)前有“巴”,历来争论得厉害。著名史学家何光岳先生认为,原籍四川的巴人败于楚,一支溃逃至今湖南岳阳,留下许多坟丘,因丘和陵都有坟墓的意思,故名巴丘,又名巴陵。更多人则相信源于《山海经·海内南经》“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的神话,认为岳阳乃巴蛇吞象后吐出的骨头堆成的山丘。六朝宋人庾仲雍在《江记》中与之配套补充说:“羿(后羿)屠巴蛇于洞庭,其骨若陵,曰巴陵也。”宋人范志明则在《岳阳风土记》中证实说:“今巴蛇冢在州院厅侧,巍然而高,草木丛翳。兼有巴蛇庙,在岳阳门内。”至今岳阳仍遗存有“象骨山”“象骨港”的地名确为事实。那么问题来了,历史上曾经有两个后羿,一个是帝俊执政时期“射十日”的(大)羿,还有一个是夏代篡夺夏国后位的有穷国国君(后)羿,无论是大弈还是后羿,与巴人败楚入岳的时间差了至少两千年,巴人何时入岳,竟成了不解之谜。

四川的巴人究竟何时来到了岳阳?

好在甲骨文里留下了蛛丝马迹。

“巴”并非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所解释的“食象蛇”。但他给我们透露了一个重要信息,即“巴蛇吞象”的典故东汉即存在了。因为许慎没有见过甲骨文,仅凭小篆字形“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象蛇,结合《山海经》里巴蛇吞象的神话就认定其为蛇,而且就是那条吞象的蛇。南唐文字训诂学家徐锴还进一步发挥想象解释说:“一,所吞也。指事。”意思是说小篆中的那一横指被吞的大象。直到清末民初甲骨文出土才发现被打脸了,甲骨文中的“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巴)指的是远古时期生活在西南高山丛林地区伸手抓(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爪)住山石或草木节(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卩)节攀升善于攀爬的族民,今四川、陕西、湖北等地大巴山、巴中、巴水、巴溪、巴岭等所有含“巴”字的区域就是他们曾经的栖息之地。小篆“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中“卩”(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爪”(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二字清晰可见。“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分别楷化为“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即楷书“巴”。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巴人早在炎黄时期就生活在今四川一带。《山海经·海内经》记载:“西南有巴国。太葜生咸鸟,咸鸟生乘厘,乘厘生后照,后照是始为巴人。”宋代罗泌《路史·后记》卷一注曰:“伏羲生咸鸟;咸鸟生乘厘,是司水土,生后照;后照生顾相,降处于巴,是生巴人。”意思是以蛇为图腾的伏羲部落的后裔后照之子顾相因过失被降处于以白虎为图腾的巴人部落领地占了巴人的地盘,成了新的巴王,部落依然叫巴,但图腾改白虎为蛇。巴部落于夏朝时建巴国,定都夷城(今湖北恩施),后迁丹山(今四川叙永)。商朝至西周时期迁都巫山,助武王伐纣建功,周武王分封姬姓王室宗亲取代巴人部落首领为王,封子爵,巴国因此又名巴子国。显然,巴人的一部分在夏朝或更早的时候就离开了他们的栖息之地四川。原因是宋代类书《锦绣万花谷》前集卷一引《山海经》云:“尧时十日并出,尧使羿射十日,落沃焦”。羿射十日非指其真的弯弓射日,而是说帝俊之子帝尧派神射手羿领兵攻打十个以日为图腾的东夷十国,灭了九国仅剩一国,那被灭的九国国民被强制移民,其中一支被迁徙至今湖北宜昌、恩施,分别更名为夷陵、夷城。羿灭东夷九国的同时亦灭了四川的巴国,巴国的一部分被迁至夷城,残部顺长江水道逃往今湖南岳阳,以巨蟒为图腾的残余巴人以蛇吞象的血性与强大的羿作战,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留下了成千上万的坟丘,是为巴丘。由于古代地名多以部落之名命名,因帝俊为夋人(合而为“俊”)部落首领,巴丘被纳入夋人部落版图之后,其赖以生存的山脉因此名夋,后另加义符“阜”(左“阝”)名“陵”以突出其山岳特征,巴丘由此得名巴陵。宜昌亦因此得名夷陵。至于那个篡夏的后羿,来不及跑到岳阳为民除害射巴蛇就被家臣寒浞所杀,所以被排除在岳阳的历史门外。

巴蛇吞象确有其事

之所以人们始终认为巴蛇吞象仅仅只是个传说,是因为人们不相信蛇可以吞象。有意思的是,“它”字的甲骨文证实了远古时期的蟒蛇的确可以吞下一头幼象。蛇作为常见的冷血动物有个显著特征,即没有牙齿,捕获食物只能生吞,所以甲骨文用两蛇(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合体共一钉(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丁)头写作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它),表义吞下食物后身体膨胀一倍(相当于两蛇之躯)的巨蟒。由于食物没有嚼碎,所以食物吞到哪里,哪里就会鼓起一个大坨,于是“它”就有了坨的意思。如驼,即表义背上长它(坨)的当马驮物的沙漠之舟。由于鼓起一坨的食物属于蛇身体之外的异物,它由此引申为异、別的,亦引申作第三人称代词,称人以外的事物。对此人们不禁好奇:远古时期缺少天敌的巨蟒究竟能吞下多大的异物?有意思的是甲骨文里居然做了详细的记录: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它)拆开,表义口含毒液(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丶),吞食了一头鹿(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的身体肿胀的钉头蛇(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它);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它)拆开,表义吞食了两个大人(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一个孩子(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一家三口的身体肿胀的钉头蛇(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它);

再将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它)拆开,表义吞食了两个人(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和两只犬(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的身体肿胀的箭头(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入)蛇(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它)……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泰坦巨蟒化石

纵观这些被吞之物的体量,加起来足抵一头幼象。蛇究竟能不能吞象?直到2009年终于得到证实。考古学家们在哥伦比亚塞雷洪煤矿出土了28具泰坦巨蟒的化石,其中最长的14.3米,体重1.5吨,以体重约500公斤的吨鼻鳄为食。或许正是因为巴人生活的地方生活着这样的巨蟒,取代土著巴人的伏羲后裔恰好崇拜的是蛇,故巴地之蛇蛇以地名,名巴蛇,许慎《说文解字》故曰:“巴,虫也。或曰食象蛇。”显然,民间广为流传的所谓后羿射巴蛇故事,并不是说后羿跑到岳阳来为民除害射巴蛇,而是说他带兵到岳阳来追杀以巴蛇为图腾的巴人;《山海经·海内南经》里所谓“巴蛇食象,三岁而出其骨”,也非指岳阳的巴蛇吞了一头象,而是记录了巴人与如象一样势力庞大的后羿作战三年,留下了许多后羿战士尸骨的惨烈历史,由此遗存了“象骨山”“象骨港”等历史地名。

与巴人有关的岳州非遗

尽管巴人并非本属南蛮三苗的岳阳土著,却因为巴人长期在此生活,不可避免地给岳阳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粑粑。

巴人攀爬时,身体贴近山体,手紧紧地抓草木不放松,好像粘在一起,于是巴就有了粘连之义,人们便将所有粘结着的东西称之为巴,如泥巴、锅巴。引申泛指粘贴,依附在别的东西上,如饭巴锅了;巴结。又引申为贴近,如前不巴村,后不巴店。岳阳自古为鱼米之乡,盛产黏性糯米,岳阳的巴人用糯米做成饼状或团状的黏性食物,由此得名粑粑。因糯米粑粑象磁铁一样具有粘连性,由此得名糍粑。

又如篱笆。巴人常用当地盛产的巴竹扎成围栏阻挡野猪等兽类入侵,人们将这种隔离设施以巴人命名称之为巴。后另加义符“竹”突出其竹制特征称之为“笆”。洞庭湖区的巴人改用常见之苇,称这种隔离用屏障为篱笆,称用来编制篱笆的酷似茅草的芦苇为巴,后另加义符“艸”(艹,草)突出其草本植物的特征称 名“芭”,合称芭茅。

有个成语叫下里巴人,出自战国楚·宋玉《对楚王问》,说的是因宋玉从不随声附和别人的主张,经常遭人非议。楚王问其缘由,宋玉回答说:“有一个歌唱家在京城唱歌,唱的是楚国最流行的两首民歌《下里》和《巴人》,围观者有好几千人跟着唱。接着他唱了一首比较高雅的《阳阿薤露》,跟着唱的就只有几百人了。接着他又唱了一首更高雅的《阳春白雪》时,跟着唱的就只剩几十人了。最后他唱了一首五音六律特别和谐的最高雅的歌曲,能跟着一块唱的人就仅仅只有几个人了。可见歌曲越是高深,能跟着唱的人就越少啊!即曲高和寡。”由于“下里”指楚国社区一级的行政区划,靠近都城的为上里,远离都城的为下里(即文明落后之地);加之巴国山高林密,偏僻落后,岳阳隶属南蛮三苗,皆为蛮荒之地,于是乎人们便借“阳春白雪”指代高雅的文艺作品,用“下里巴人”指代通俗易懂的文艺作品。

由于四川和岳阳的巴人受古代中原王朝的歧视,巴因此常含贬义。最典型的是人们经常用源于巴蛇吞象典故的“人心不足蛇吞象”比喻人的贪欲大到不切实际。其实巴人既不贪婪,更不“下里”,反倒非常聪明。洞庭湖区的巴人根据湖区特点发明了一种酷似在地上爬来爬去平整土地或聚拢谷物的工具,人们称之为耙。耙的发明极大地改善了劳动生产率,提高了洞庭湖区农业生产的效率。

本文关键词:蛇吞象的典故,蛇吞象真实,蛇吞象经典案例,蛇吞象的民间故事视频,蛇吞象的蛇是什么蛇。这就是关于《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99%的人还看了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 历史上的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的典故是怎么来的":http://eshow365.cn/3-70764-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