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野岭农场现状,兄弟俩买下300亩山头给孩子造农场
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93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关于【荒山野岭农场现状】,今天犇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荒山野岭农场现状:玩大了!兄弟俩买下300亩山头给孩子造农场,没想到收不住了2、荒山野岭农场现状,他是全国承包荒山1、荒山野岭农场现状:玩大了!兄弟俩买下300亩山头给孩子造农场,没想到收不住了
口述:大熊(浙江某农场老板)
老二还在他妈妈肚子里时,我跟好友GG一起买了块300亩的山林,当时他老婆肚子里也怀着个老二。
签下这块地后的两个月内,两个老二相继出生。
这块地,就是我们送给孩子们的礼物。
我跟GG站在这一片荒山野岭中畅想,畅想我们两家的四个孩子,将会在这块300亩的山林自由成长,快乐玩耍。
他们尽情奔跑,呼吸清新的空气,喝甘甜的山泉,吃有机的蔬菜和鸡鸭鱼肉。
▲西瓜丰收了,特别甜,GG抱着西瓜开心坏了
农场一点点建设。
大孩子们经常会指手画脚:这里修个湖,那里放个秋千,养点马养点羊驼……
最初我和孩子们一样,每周来一次。
后来我变成了天天来,有时候也住在了这山里。渐渐的,农场也成了一个我喜爱的孩子。
慢慢的,我和GG蜕变成了专业的地球修理师。
这其中有惊喜:到农场的动物都很快有新的生命诞生;有痛苦:花了将近100万搭建的葡萄大棚,当着我的面几秒内被大雪压塌夷为平地;有气愤:种了三年才等到结果的桃林,一夜间树上的桃子人间蒸发……
来玩的朋友也越来越多,本来不对外开放的自留地,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了小有名气的亲子农场。
好吧,搞大就搞大吧,把它变成更多孩子的成长礼物。
好不容易不用种田了,我又想当农夫了
我老家是浙江东阳,祖辈都是农民。7岁下地干活,8岁会做饭。焖一锅饭,加点咸菜或者梅干菜酱油汤,就是全家人的正餐了。父母在田里干活,我把饭菜送到田埂。
在东阳中学上高中的时候,GG是我的同桌。他也从小干农活,他们家打草席的,长期的劳作让他臂力超常,十几岁就能做几百个俯卧撑。
大学我去了沈阳学工业自动化,GG去武汉学的硅酸盐工程。
每年的暑假我们回家顶着烈日在田里干活。那时候都觉得,当农民真苦啊。
毕业后我干过国企干过民企干过外企,2009年自己创业掘到第一桶金。而GG也已经是电商界的教父级人物了。
生活条件的改善也让我们对生活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食物品质的要求。2013年偶然谈起了自己种块地的时候,竟然又同时两眼放光了,我俩有了再当回农民的冲动。
那时候我家老大4岁,他家老大3岁。
孩子,爸爸送你一个300亩的农场
这种冲动是为了我们的孩子。
▲我们的孩子也可以当农夫了
我和GG常会回忆我们的儿时,田埂里的生活虽然劳累,但也有劳作后的快乐。那时的空气,那时的水,那时简单的一餐饭,都好像格外有滋味,菜都带着鲜甜。这些,都是城市里的孩子所无法感知到、享受到的。
我们想送给孩子一片足够纯净的土地。在那里,我们一起种菜种粮食,吃到嘴里的每一口东西都健康。我们和孩子一起尽情奔跑撒欢,他们不再是城市里的困兽。
母亲坚决反对:“好不容易不用种田了,你又来?我可不帮你!”但我还是决定去做。
安吉、富阳、临安、诸暨……我们走遍了周边的角角落落,直到来到德清莫干山南麓一个叫山民村的地方。
这里距离我杭州的家车程半小时,四面环山,边上是万亩竹海,而且是AAAA级旅游景区,更难得的是又很封闭,难得的清静,山好水好空气好。
我们站在当时的荒山上畅想。这300亩的山林似乎就在跟我们的孩子招手。
2014年5月,通知我们签约的时候,GG在卡萨布兰卡,我在云南独克宗古城自驾游,我把车丢在云南,直接飞回来签约。
两个月后,我们两家的老二就出生了。
种菜建游乐场,我的孩子也养起了猪
我们没请设计师,两个人就站在山上,手一指:这里建个猪圈吧,先养猪;那里种水稻,再种点樱桃,桃子好吃,也种点水蜜桃……
两家的老大都几岁了,没有游乐设施不行,还要给他们建片游乐场。
一年多的时间,我们搞基础建设,修路、挖湖、平整土地、搭这个种那个,多头并进。
一开始,我俩是每周带着孩子来一次,查看施工进度,让孩子们跟着我们、工人们一起干活。
农场的第一座房子,是为“二师兄”建的,隐藏在竹林深处。儿时我养过猪,现在我的孩子也养猪了。
▲我给“二师兄”造房子
大山里都是茫茫的毛竹林,原材料就选了它。我们靠着柴刀、手工锯和电钻把小猪的竹屋给造好了。
小猪仔放进去,孩子们兴奋地大喊:“小猪,小猪!”
到年底,我们请来朋友,一起杀年猪庆贺。喝山泉水、吃百草长大的小猪,滋味和我儿时的一模一样。就是,真的好肥好香啊。
我大儿子说,爸爸,能再多养点小动物吗,我喜欢小羊。
好的,我买了两只羊。没过多久,它们居然又生了两只小羊,特别可爱,跟人很亲。老二说想要狗,我们就养了卡斯罗,养了德牧。
▲孩子说想养狗,我们又养了狗
不知不觉的,养了梅花鹿、羊驼、马……还有一只小浣熊在来农场的路上。
▲想养羊驼,养
有了动物,农场就有了活力。
有次养了香猪,其中有只懒洋洋不爱动,也不爱吃,以为生病了。一天它突然不见了,找到时发现在一个角落竟然悄悄生好了8只小猪,孩子们在惊喜的同时,也潜移默化间接受了一次生命教育。
最早来农场的三匹马,孩子们不止能喂养,还能骑了。我给三匹马取名小特、小朗、小普。
游乐设施从简单点的秋千、吊床,再到建各种攀爬设施,我们的老大建好就能玩,老二稍微大点也能玩。再搞个丛林穿越,他们再大一些就能来挑战。
我们种了很多的蔬菜水果,遵循自然的规律,不打农药。孩子们跟我们一起接受这自然教育,当起小小农场主,种迷你胡萝卜、樱桃萝卜,收割水稻。
▲带孩子们秋收
四月樱桃熟,五月杨梅红,六月蓝莓甜了,七月葡萄丰收。这就是大自然的奇妙啊,每个季节有每个季节的色彩。幸运的是,如今这样的美丽和神奇我们的孩子都能亲眼见证。
近百万搭建的大棚,几秒内被大雪压塌
也有大把辛酸。
我们投入了近百万元,建了三四十亩大棚,种葡萄。
2018年冬天,山上下起了大雪。
此前有过雪压垮大棚的经历,那些天我就干脆住在了山上,随时应变。雪刚开始下的时候,我就和工人们开始铲大棚上的积雪。雪到晚上也没停,我们实在铲不动了。
第二天大早我就醒了,带着工人直奔大棚。大雪还在下,积雪像石头一样压在棚面上,眼看就要撑不住了。我们疯了一样拼命铲,后来拿刀子直接割大棚薄膜,想让雪掉下来。
可是来不及,怎么也来不及。
我下令撤退。我们十来个人刚退出去十几秒钟,眼前那一大片看不到边的大棚就轰然倒下,里面搭的葡萄架子全被压平。
几年的心血,化作乌有。
没了。
我站在那边说不出话来,一方面是庆幸撤出及时,大家没有因此受伤,但另一方面,真的心痛。
那一年,葡萄没有收成。自己家吃不成,也送不了朋友。
当农夫要承受的还不止这些。
我们养了几百只鸡,野狗跑进来一晚上咬死几十只。
▲鸡被野狗冲进来咬死好多只,我们现在又养了狗来看鸡
我们种了很多水蜜桃,等了三年,终于,第一批桃子红了。
高高兴兴正准备带孩子们一起去摘桃,结果去的时候发现,所有成熟的桃子一夜间都不见了。有人说,晚上看到一辆大车开出桃林……
投入两千多万,一不小心搞大了
我们的想法很简单。这就是两家孩子的成长礼物,我们自娱自乐,想吃什么种什么,想玩什么尽可能就去玩什么,竹筒饭、露营、篝火、杀年猪、烤全羊……
▲烤竹筒饭,特香
我们的孩子在这里探索世界,都长得很结实。几天不来,孩子们会想念农场的动物,期间也有动物离世,他们会特别悲伤。孩子们也会牵挂自己播下的种子,几个孩子会比较谁种的长的好。
我们除了自己玩,也会带朋友来玩。朋友很喜欢,又带朋友的朋友来……我们的人 气居然就旺了起来,甚至还有亲子机构和企业找到我们,问能不能进来做活动,这里很 适合亲子游或者团建。
这时候我和GG也发现,好像我们投入的有点太多了。原本只是想投个几百万自己体验一下,结果一建设就停不下来,养了猪还想养鸡,种了水稻还想种桃林,游乐设施也越造越多……我们细算算,吓了一大跳,竟然投入了两千多万了。
当农民的这几年,我和GG在这片土地上投入了汗水、时间和金钱。这比我们之前做的任何一个生意都辛苦,也比我们任何一个生意都不赚钱。
但我们的家人却不像一开始那样反对了。我们一年四季的食物都安全可靠,我们的孩子茁壮成长,我们结识了好多朋友,收获了好多快乐。我也从来没有后悔过这个决定。
▲我们的成果
我跟GG越来越热爱这片土地。我发现,这不仅是孩子们的成长礼物,也是我和GG送给自己的礼物。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我们精心布置的,是我们意志的体现。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把这份礼物与更多孩子分享。
2017年,我们给农场建了公众号,让更多朋友知道我们在干什么。一开始是推亲子采摘,摘樱桃啊桑椹啊,吃竹筒饭。
到了夏天我们推露营。我自己的孩子就很喜欢露营,在农场听着虫鸣,仰望星空,追逐萤火虫。现在,我们有能力让更多孩子也体验到这些了。
孩子们还可以来我这里认领田地,当小小农场主,自己种菜、管理,体验播种和丰收。稻谷熟了,一起来收割。番薯大了,一起来挖番薯。
▲全属于我们的孩子
我几乎从来不打广告,靠着口碑传播,认识了很多新朋友,他们对这里的喜爱超过了我的想象。他们赞不绝口,说这就是向往的生活啊。
有的是自己先带孩子来玩,后来带了全班同学来玩,后来班上同学的朋友也来了……有的孩子大早就来,天黑也不愿回去,我就劝他下次可以来露营。
▲孩子们玩手摇船
如今,我跟GG放下了手中的其他生意,全职来打理这家亲子农场,必须全身心投入进去,才可以把细节做得更好。
我们开始组建运营团队,继续进行农场建设,造更多好玩的设施,还设计了很多亲子项目,比如创意木工课、恐龙考古、植物捶染、做石磨豆腐、、做弓箭、画石头……不止小孩觉得好玩,大人也会爱上这里。
▲我和我的宠物
疫情期间我们没法营业,干脆静下心来专心研发新菜式。我爱吃,孩子也爱吃,我们用泥巴和稻草搭了个土窑,一起烤鸡;我们用新鲜的竹筒做竹筒宴;我们尝试了烤全羊的新配料;我们尝试了腌制新的酱菜。
▲烤全羊
前阵子,我们宽阔的草坪上还举行了草坪婚礼,洋气极了,新人非常满意。
▲草坪婚礼
接下来,我们还要搞烤全羊大会,伴着篝火吃烤全羊,想想都很开心。
未来我们还要造民宿,建更大的餐厅。
我现在几乎连周末都泡在农场,我的孩子光着脚丫在玩耍,我干活,接待朋友。这样的日子,虽然还没赚到钱,但很充实,很健康,很享受。
2、荒山野岭农场现状,他是全国承包荒山
编者按:
1979年,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将每年的3月12日定为中国植树节。植树节设立40年来,无数人通过植树造林将荒山变为绿水青山,美丽中国被点缀得更加生机盎然。在福建马山,就有这样一位农民,他坚信人勤地不懒,只要下苦功,荒山总有变绿的一天。在他的努力下,马山不仅变为了绿水青山,更变为了金山银山。今天推送人民日报原农村部主任、离休老同志季音《开发荒山的突破》,讲述采访“包山大户”李金耀的故事。
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大约占国土面积的70%,其中有不少山区,本来是可以开发利用的,由于人为的原因,大量好端端的山区成了荒山。农村改革初期,推行包产到户,主要解决了农田问题,但荒山如何开发利用,仍然没有闯出一条路。
1981年秋,我来到闽南的穷县仙游县,听朋友说,那里有个农民,个人大面积承包开发荒山,在当地引起了争议。我感到这件事值得注意,就和朋友一起赶去采访了这个敢于向荒山进军的开拓者。
这个农民名叫李金耀,他精干强壮,是个典型的闽南农民。他承包的荒山名叫“马山”,山地面积有1200多亩,属于盖尾公社莲井大队所有。多年来,大队只是派6个社员轮流看管马山,每人每年补贴150元和100斤粮食,还是没有把山管好,山上的树木经常被偷砍。社员没有从山上得到一点好处,却要分担管理费。大队干部束手无策,一座好山就这样荒芜了。
54岁的莲井村农民李金耀,眼看好好一座山被荒废,于心不忍,便挺身而出,在1979年初,向大队提出承包这座荒山。大队召开干部会和社员代表会讨论,最后一致同意让李金耀承包,并于1979年6月的一天,正式签订承包合同,全队32个大队和生产队干部都在合同书上盖了章。
李金耀当年和村集体签订的包山合同
李金耀承包荒山的争议,首先发生在他的家庭内部。山荒在那里,天下太平,你跑到山上去栽树,不是招惹是非吗?何况开发荒山还要大量投资,此事既有政治风险,又有经济风险,李金耀的妻子和子女一致反对。李金耀生气地说:“你们懂啥!别看是座荒山,满地都是银子,你们却看不见。”全家只好依着他,在山上安了家。他拿出家里多年的积蓄,卖掉妻子的首饰,筹集起6万余元的办场资金。后来李金耀又经大队党支部批准,招聘了20名青壮年当林场工人。
李金耀开发荒山的事业就这样开始了。他们辛勤苦干,盖起了30间简易房子,修筑了两条3公里长的盘山土公路,在山上栽了大量树木和各种作物。从1979年到1981年秋,不到3年时光,昔日的荒山居然变得一片葱绿。
《李金耀包山造林1979》黄玉坤 作
一天,我与朋友走上马山,去参观李金耀经营的林果场。李金耀带着我们一边观看满山翠绿的各种树木,一边介绍情况。他说,近3年间,山上共栽了杉木7万多株,柠檬桉7万多株,柑橘、芒果、香蕉等3000多株,还培育林、茶苗200万株,林地里套种杜仲、玫瑰茄等中药材15万多株,另外还补植了30多万株马尾松。同行人说,过去这座荒山被砍伐得光秃秃一片,早已飞鸟绝迹、山泉干涸,现在树林里又听到了啾啾的鸟鸣,山间又流出细细的泉水,山活了!
1979年,仙游县盖尾公社农民李金耀向大队包山1200亩,引起全国关注。
李金耀对我们前来参观林场,异常兴奋和激动,以至于泪流满面。这是为何?他家人告诉我,李金耀自开发荒山以来,因为得不到当地领导干部的支持,困难重重,这个倔强的汉子背地里曾哭过多次。但这次流的是高兴的眼泪,因为他终于看到了人民日报记者来到马山,我们是第一批走上马山的国家干部。过去,李金耀日日夜夜渴望他开发荒山的事业能得到本县领导干部的理解和支持,但他失望了。3年来,县一级的领导一个也没有上过山。分管林业的县委副书记就住在离马山不远的地方,却执意不上马山,因为上山就意味着批准。这种个人大面积雇工承包荒山的做法,是符合社会主义原则的吗?他可不敢擅自做主。
李金耀承包荒山的事,在当地引起广泛议论,多数基层干部和社员表示支持,认为李金耀为家乡办了一件好事,既为社会为集体增加了财富,也为村里的多余劳动力找到了出路。一些公社和县干部则反对,分歧主要发生在:李金耀虽然全家参加劳动,但他又雇了20个社员帮工,这是不是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算不算雇工剥削?这场争论随着以后省委第一书记亲临马山,才得到解决。
采访基本结束,我回到福州。一天,时任福建省委第一书记项南前来看我(我住在新华社招待所),我向项南同志详细汇报了李金耀承包荒山的情况。他十分重视,第二天他就前往仙游,登上了马山。省委书记上山了,于是地委书记、县委书记、公社书记也纷纷上山了。马山一时间热闹非凡,李金耀真是喜出望外。
项南率领着干部详细参观了林场,听取了李金耀的介绍。项南没有停留在一般的参观,他还仔细了解了李金耀承包的情况。他发现,李金耀与大队签订的承包合同极不公正,对李金耀过于苛刻。例如合同规定,一般果木的收益,90%归大队,只有10%归李金耀。项南说:“这太不合理了。”他把大队干部找来,重新开会修改合同,最后做到了双方都满意。
1981年,项南在基层调研联产承包责任制。
以后项南又多次上马山,检查政策的落实情况,他把马山作为开发山区的一个典型。福建山多,平原少,濒临沿海,项南到福建工作后,就提出了要“大念山海经”的口号,意思是福建发展经济,要充分发挥沿海和山区的优势。李金耀的出现,为他提供了一个发展山区经济的实例,因此仙游马山就变成了他日后经常关注的工作点之一。
1981年12月8日,人民日报在二版头条位置发表了我与林群英、陈金添同志合写的通讯《开发荒山的大胆试验》,并由我写了个编者按。此文发表后,反应最快的是福建,项南同志要《福建日报》立即全文转载,并号召全省学习李金耀开发荒山的好经验。各地都行动起来,到1982年,全省已有2800户农民承包了16万多亩荒山。国家林业部对李金耀的经验也很重视,要求各地学习推广。大面积承包荒山这个“禁区”,终于突破。
1981年12月8日,人民日报二版刊登林群英、季音、陈金添《开发荒山的大胆试验》一文。
李金耀的女儿李美和在马山
注:文中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本文关键词:荒山野岭农场现状分析,荒山野岭别墅,荒山野岭农场现状怎么样,荒山野岭造别墅不是华侨就是盗墓,荒山野岭下一句怎么接。这就是关于《荒山野岭农场现状,兄弟俩买下300亩山头给孩子造农场》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99%的人还看了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 荒山野岭农场现状,兄弟俩买下300亩山头给孩子造农场":http://eshow365.cn/3-6764-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