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小常识 > 正文
已解决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来自网友在路上 11228122提问 提问时间:2023-08-06 19:22:57阅读次数: 122

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122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关于【花姓全国有多少】,今天犇犇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2、花姓全国有多少,百家姓之花姓来历

1、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中国百家姓里有“花”这个姓吗?笔者在上学的时候就很好奇。实际上,关于花木兰姓氏的问题,学界至今没有答案。

花木兰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一首叙事诗《木兰辞》中,该诗约作于南北朝的北魏,最初收录于南朝陈的《古今乐录》。而后,在祖冲之的《述异记》和李亢的《异志》中,提到木兰的姓氏是花姓。但是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的《黄陂县志》里,认为木兰本姓为朱;还有专家认为花木兰是鲜卑族,应该姓“穆兰”,花是后人加的姓,并非原姓。

那么,花木兰到底姓什么呢?由于年代和史料著作不可考,所以我们还是按主流说法为主——姓“花”。

“花”姓真的是《百家姓》里的姓氏吗?

答案是,是的!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根据中国最新300大姓排名(数据来自2008年公安部身份证数据库),花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八十五位的姓氏人口约18万人,虽说族人比较多,可还是比较“稀有”。除了《述异记》里记载有南北朝时的女英雄花木兰外,正史上发现最早的花姓名人在唐朝。例如唐代有仓部员外郎花季睦。

关于花姓的起源,也是众说纷纭,有至少七种说法,在这些说法中,比较主流的一种说法是,花姓可能源自于上古姓氏——姬姓。

花姓最早来自姬姓,应当是出自西周时期周文王的后代,属于读音讹变,然后改姓为氏。

根据史籍《百家姓》的标注:花氏“系出华氏,古无花字,通作华。后专用花为花草之花,故华姓亦有改为花氏者。”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到了清朝,学者段玉载在其《说文解字·华注》中注释道:“花字起于北朝,前此书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在文献《中国姓氏起源》中记载:“花氏有一支,是周文王的后代……唐朝以前,有华姓人以其与花字通用,且由于两者的发音是相近的,因此改为花氏。故花氏也就和华姓同出一源,后来到了唐朝时,字意稍微有了些区别,花更多地当名词用,指客体的花朵,华则是更多地当形容词用,形容光华。所以花氏和华姓这时也渐渐有了区别。”

除了这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认为,花姓应该是源自于何姓,并且是因为二者读音接近这个原因。

然而根据考证,关于“花姓读音相近而出何氏”之说有得商榷:今音“花”、“何”二字,一为开口音,一为嘬口音,无论如何也不可能“音近”。

而在隋、唐时期,“花”字读音为“hē”,即“诃”,在各类音韵学典籍中常用“诃”字协助注音,偶用“呵”字注音者。而“诃”这个姓氏确有,出自隋、唐时期官称以及诃陵国。在史籍《隋书·婆利国传》中,就记载有:“官曰独诃邪拏,次曰独诃氏拏。”

婆利国,就是今天的文莱达鲁萨兰国,简称文莱。独诃邪拏,就是其时国中宰相;而独诃氏拏,则是一般大臣的统称。在隋炀帝杨广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婆利国曾遣使朝贡,以后遂绝,但臣子国人常有往来通商者,留居东南沿海地区者,按汉俗以官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今福建漳州仍有其后裔子孙,称诃氏、花氏,读音作hē。

...

这个姓很尴尬!

除了花姓外,中国现在所有的姓氏中,还有很多非常稀有的姓氏,而且还有些尴尬。比如“老”姓,无论你多大,“老”字伴终生,“老先生”、“老小姐”、“老女士”,江湖昵称“老老”,想想都是浓浓的尴尬……

1.操姓,这个姓氏据说源自于曹操。这个姓其实取名还是比较困难,因为不管取什么名字,都会让人觉得有些许儿童不宜的感觉。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2.古代姓,没错,“古代”就是个姓,这个姓感觉不管取什么名字都有种很霸气的感觉。

目测图中那位“古代俊妮”可能她父母是想给她取名“古代狻猊”。【狻猊(suān ní)是龙生九子中的一子,一说是第五子,一说是第八子】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3.叱干姓,这个姓可能好多人连第一个字读什么都不知道,读chi(一声)。这个姓属于古姓,源自于鲜卑,现在主要集中在陕西的某些少数地方。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4.是姓,这个姓取名很容易被人误解,是姓第一次被世人所知源于2012年,一位名叫“是朕”的江苏考生的准考证在网上爆红。该姓非常罕见,全国仅有8000多人,现在主要集中在江苏常州及其周边地区,主要来源目前认为来自春秋时齐国氏姓大夫之后,三国时改为是姓。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5.爨姓,这个字读cuàn,写一个姓的时间,别人已经做完考题了,而且在电话里要是给别人介绍自己的时候估计有难度。

“请问您贵姓?”

“我姓爨”

“哪个cuan?”

“……算了,我姓王”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6.叫姓,这个姓氏的人,不管取什么名字都会被人误解,特别是做自我介绍的时候。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7.好姓,这个姓氏取名应该还挺好取的,不管取什么名,听起来都还不错。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8.闪姓,这个姓氏在回族里居多,就是取名一定要慎重,否则会给人很奇特的感觉,比如下面这位。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哥哥可能叫闪电链,弟弟可能叫闪电风暴,三兄弟走哪儿,手里都是噼里啪啦的……

9.第五姓,这个姓氏源自于战国时代,最主要的是,除了第五,从第一开始,到第八,都是姓氏,现在主要集中在山西那一带。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不知道你是否突然想到《第五人格》?

为什么这些姓氏让人有些尴尬?因为古代人们在定姓时是先官后民,于是流转到边远地区时,普通百姓已无多选择,再加上文化程度不高,姓就选的相对随意了。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在我国,还有哪些稀有姓氏?

...

百家姓 姓百家

咱们现代人定姓起名,非常重视“家族性”,而且起的名字也大多也很讲究,有的家庭在起完后还要上网打分测试一下。然而古代的人,有的就很不走寻常路,比如名人东方朔,他的爸爸姓张,母亲姓田,跟“东方”八竿子扯不上关系,但只因他出生之时,正值东方微亮之际,于是他父亲就给他取了“东方朔”的姓名。

你知道我国有多少个姓氏吗?旧时流行的《百家姓》,起源于北宋时期,共收集了单姓408个,复姓30 个,共438个。发展到后来,据说有6000个左右,但用于实际生活的只有1000个左右。姓氏本身还在不断发展变化,据专家估计,我国姓氏大约有18000 个。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还有哪些你不知道的姓氏?比如数字姓氏:从一到十,还有百、千、万、亿、兆; 另外还有以朝代名称为姓氏的,如夏、商、周、秦、汉、魏、蜀、吴、晋、隋、唐、宋、金、元、明、清……

汉字文化,百家姓氏,千种渊源,每一个姓氏,都是一段中国家庭家族历史的传承。

2、花姓全国有多少,百家姓之花姓来历

花姓的起源,扑朔迷离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姬姓,是周文王的后代,属于音讹改姓为氏原来是哪个姓呢?华姓后来讹变为花,就姓花了清朝学者段玉载在《说文解字》,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花姓全国有多少?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

花姓全国有多少

花姓的起源,扑朔迷离。

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姬姓,是周文王的后代,属于音讹改姓为氏。原来是哪个姓呢?华姓。后来讹变为花,就姓花了。清朝学者段玉载在《说文解字》

“华”字下面做注:北朝以前没有“花”字,都是“华”字。现在都叫《妙法莲华经》,没有说《妙法莲花经》的。其实这种叫法没错,北朝以后才有

“花”字的。所以,这一支大概是北朝以后才改姓花的。

还有一个来源,出自外族。唐朝的时候,有来自海外的人改姓了花。来自哪里呢?一个足婆利国(今天的文菜达鲁萨兰国).一个是 诃陵国(今

天印度尼西亚的一个古代小国)。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婆利国遣使入贡,有些人后来不想回去,就留在中国了,最后改姓了花。还有

一些人来自诃陵国的,也是来中国做生意的,做完生意就留在了中国。今天福建漳州还有人说自己是文菜、印度尼西亚人的后裔呢。为什么改姓“花”

而不是别的姓呢?这也是一个今古音不同的问题。在隋唐时,“花”发he的音,与“诃”的发音相近,所以这些人以自己的国名为姓,就改姓了“花”。

今天在漳州一带,“花”与“诃”的读音还都是差不多的。

第三种,源于其他民族。像金国时期,女真人范用吉改花氏。满族里非常古老的富珠哩族,后来改汉姓时取姓为花。花姓是回族的大姓,主要分

布在江浙一带。到云南旅游过的朋友都知道,傣族分为水傣、旱傣,分别指生活在水边和山里边的傣族。其实还有一支叫花傣,这一支的汉姓就姓花。

除了花木兰,最早见于正史上的花姓名人是唐朝名将花敬定。花敬定骁勇过人,曾讨平四川的段子璋谋反。杜甫还专门为他写过诗,诗名就叫《赠

花卿》。

得姓始祖

周文王(源自何氏)、宋微子(源自华氏)、花季陆。

主要有三个说法:

一是依照《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记载,花姓的始祖是唐代仑部员外郎花季陆。

二是《通志·氏族略》一书中指出:花氏,出《姓苑》是以植物名为氏,望出东平。

三是花姓也有由他姓改成的,据《姓氏考略》上有关于“金代的范用吉改姓花”一事的记载。由此看来,花氏起源于唐代,迄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望族居东平郡(今山东省东平县一带)。花氏后人多尊花季陆为花姓的得姓始祖。

唐末五代,北方动荡,民不聊生,北方民众南迁,花姓也在其中。宋元之际,花姓在江南的分布范围越来越大,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均出

现花姓。明初的大槐树移民中也有花姓的踪影。到了乾隆年间,山东东平等地的花姓通过闯关东进入了东北。清朝嘉庆年间,贵州贵阳的花姓不得了,

科甲成绩特别突出,中进士、举人的很多,像开了花一样,所以当地花姓声望极为壮大。

郡望

东平郡:西汉宣帝甘露二年(己巳,公元前52年),改大河郡为东平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无盐(今山东东平)。辖七县,包括今山东济宁、东平、汶上、梁山、泰安等地。南北朝时期的北齐废黜。北宋朝宣和年间(公元1119~1125年)以郓州为东平府,治所在须城(今山东东平)。明、清两朝为州。民国时期废州改为县。

开封府:古称大梁、梁、汴,又称汴梁,简称汴,河南省辖市,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国务院首批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开封素以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而著称,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不但对中原地区而且对全国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早期开封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夏王朝(公元前二十一~前十六世纪),第七世帝杼迁都于老丘(今开封老丘),直至第十二世胤,历经六世约一百五十七年。春秋时期(公元前743~前701年),郑庄公在开封城南朱仙镇古城村筑“启封”城。战国时期(丁巳,公元前364年),魏惠王从山西安邑迁都今开封市所在地,时称大梁。秦王政二十五年(丙子,公元前225年),秦始皇灭魏国,置砀郡,立浚仪(大梁)、启封两县。

汉朝景帝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启封县为开封县。南北朝时期,东魏在开封设置梁州。北周灭北齐后改梁州为汴州。唐延和元年(壬子,公元712年),开封县治移置汴州城内与浚仪县同廓。唐天佑四年(丁卯,公元907年),后梁政权建都开封,升汴州为开封府,号称东都。后晋、后汉、后周相继建都开封,在后晋天福三年(戊戌,公元938年)称开封为东京。后周显德七年(庚申,公元960年),后周禁军大将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定都开封,建立北宋王朝,开封升为府。北宋时期开封人口曾达一百五十万,不仅是国内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且是“万国咸通”的国际大都市。宋靖康元年(丙午,公元1126年)金国攻陷开封,改开封为汴京。金贞佑二年(甲戌,公元1214年),金国迁都开封。元朝至元二十八年(辛卯,公元1291年)设河南江北行中书省于开封。明朝洪武十一年(戊午,公元1378年),朱元璋封第五子朱棣为周王驻藩开封。明朝时期,开封经济繁荣,号称“八省通衢”、“势若两京”。明崇祯十五年(壬午,公元1642年),李自成攻打开封,明军扒开黄河进行防御,开封城遭道严重破坏,城中原三十七万人口仅剩三万余人。清朝时期设开封府,清朝末期开封辟为商埠,民族资本工业兴起,先后创办了机械、兵器、面粉、火柴、烟草等工厂。民国期间,开封为河南省会。民国三十七年(戊子,公元1948年)10月24日开封被人民解放军解放,11月6日成立开封特别市人民民主市政府,12月23日改称开封市人民民主市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开封为河南省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迁往郑州,开封改为省辖市。1982年,开封市被国务院首批命名为“历史文化名城”。

堂号

东平堂:以望立堂。

开封堂:以望立堂,亦称汴梁堂、大梁堂、汴京堂。

花云堂。

字辈排行

福建南安、同安花氏字辈:“发文廷宗世载国应尔时景朝立爱致敬云眜继起源流光庆敦本安仁建中秉正诗书克承诏谋永定孝友传家子孙丰盛”。

江苏常州昆陵花氏字辈:“球支系子姓蛰绵生富贵荣华勤俭兴大启光前烈”。

辽宁本溪满族花氏字辈:“永林占忱文启宝年向春钟毓绍恒显乃守聚世恩”。

浙江温州苍南马站岭尾花氏字辈:“来荣天正志,振玉步登云,礼乐承前哲,诗书启后昆,平和齐中宜,枝茂朝日美,奕佳永怡贺,良贤立昶禧。”

宗族特征

1、花姓既源起繁杂,又语焉不详,时至今日,依旧如此。

2、花姓产生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北朝始有花字,可见花姓始产生不会太早。

3、花姓在宋人编著之《百家姓》中位列第五十五位,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唐宋时花姓已为华夏之著姓之一。

4、花姓名人多骁勇之将,是故后世一些传奇演义中多杜撰花姓将领,除女将花木兰外,还有《水浒传》中的小李广花荣,以及一些戏曲作品中的花姓悍将。

如今,花姓在全国各地都有分布。其中以辽宁省最多,辽宁的花姓占了全国花姓人口的69%。这说明山东的花姓闯关东到东北后繁衍得非常昌盛。

花姓在今天的中国姓氏中排名第295位,人口有18万,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014%。

本文关键词:花姓有多少人口,全国花姓人口有多少,花姓全国排名,花姓全国有多少人口,花姓全国分布。这就是关于《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99%的人还看了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 花姓全国有多少,木兰到底姓不姓“花”":http://eshow365.cn/3-5835-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