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最佳答案 问答题库788位专家为你答疑解惑
关于【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今天乾乾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内容导航:1、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2、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第一台天文望远镜的发明1、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记录我的2023#望远镜是利用透镜制造的。天文观测中自从有了望远镜,简直如虎添翼,望远镜对天文学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说起望远镜的发明,还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呢。
一天,有两个小孩子在荷兰米德尔堡李波儿赛的眼镜商店门前玩,他们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指手画脚,看着他们的表情,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
汉斯·李波儿赛今天心情很好,他也不由得凑上去看。原来,两个小孩拿着几片透镜正玩得不亦乐乎。李波儿赛拿过两片透镜叠到一起,看到远处教堂上的风标扩大了不少,上面的花纹也显现得很清楚。
李波儿赛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高兴,他急忙跑进自己的眼镜店,将两片透镜反复组合,然后把这两个镜片装在一个筒子里。经过多次实验后,汉斯·李波儿赛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并申请了专利。他遵从当局的要求,又制造出一个双筒望远镜。
为什么两片透镜就能使远处的物体清晰可见呢?它的远视原理是这样的:远处的图像通过透镜的光线折射,使光线被凹镜反射,然后进入小孔会案成像,再经过一个放大目镜才会被我们看到。
望远镜能放大远处物体,让人眼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还能把比瞳孔直径粗得多的光束送入人眼,让我们观测到原来看不到的暗弱物体。
可想而知,当人们通过望远镜发现星空的秘密时,是怎样的振奋人心呀!自从汉斯·李波儿赛发明望远镜以来,望远镜经过一代代改良后,它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所观测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意大利的伽利略·伽利雷发明了40倍双镜望远镜,这是第一部投入科学应用的实用望远镜。就在同一时期,德国的天文学家开普勒写了一部《屈光学》,按照他的理论,能制造出比伽利略的望远镜视野更开阔的望远镜。但他没有去实施制造。一个叫沙伊纳的人根据开普勒的理论制造出一个具有三个凸透镜的望远镜。他的发明震惊了世界,原来,以前两个透镜看到的远方的成像是倒着的。他的三个透镜正好把倒像变成了正像,更有利于人们用肉眼去观测。
沙伊纳做了8台这样的望远镜,当他用一台台望远镜去观察太阳时发现,无论哪一台都能在太阳里看到相同形状的太阳黑子。从这一天开始,人们才真的相信,太阳上确实存在黑子,而不是望远镜上的尘埃。在观察太阳时,沙伊纳装上了特殊的遮光玻璃,伽利略制造的望远镜却没有保护装置,结果照伤了眼睛,差点儿失明。
在以后的岁月里,出现了很多制造望远镜的达人,荷兰的惠更斯就是其中的一个。他为了减少折射望远镜的色差,做了一台筒长近6米的望远镜,用来探查土星的光环,这还不是最长的望远镜呢!他后来又做了一台将近41米长的望远镜。还有一个制造望远镜的达人是英国的赫歇耳,他用铜锡合金制成反射式望远镜,反射镜的直径为130厘米,重量达1吨,可以算是重量级的望远镜了。但是,比这个更大的望远镜还在不断地产生着。英国的帕森制造出直径为1.82米的反射望远镜;在美国的加利福尼亚威尔逊山天文台制作了胡克望远镜,这架望远镜的主反射镜口径为100英寸。哈勃用这 架望远镜发现了正在膨胀的宇宙。
无论是折射望远镜还是反射望远镜,它们都有优缺点。折射望远镜像差小,但有色差,而且造价成本随着尺寸增大而昂贵;反射望远镜存像差,但它造价低廉。德国人施密特根据折射望远镜和反射望远镜的优点制成了第一台折反射望远镜:在帕洛玛山上安装了一台直径为5.08米的海尔反射式望远镜:在苏联的高加索北部的帕斯土霍夫山上,安装了一部直径6米的反射镜;美国航空航天局将哈勃太空望远镜送入轨道:美国在夏威夷莫纳克亚山上建成了口径为10米的“凯克望远镜”,它的镜面是由1.8米的36块反射镜拼合而成,欧洲南方天文台研制出“甚大望远镜”,它是由4架口径8米的望远镜组成的,它的聚光能力和一架16米的反射望远镜差不多;智利在赛罗亚马孙山的山顶上安置世界上功率最大的望远镜,这个望远镜枝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天空之眼”,它宽近40米,重约2500吨,亮度比现在的望远镜高15倍,清晰度比哈勃望远镜高16倍。另外还有一批正在筹建中的望远镜,有30米口径的“30米大望远镜”、有20米口径的大麦哲伦望远镜、有100米口径的绝大望远镜等。
所有这些望远镜的出世,都是为了探索广漠的宇宙而准备的。要不是当初那两个孩子的好奇心,还有李波儿赛那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天文世界还会这么神奇吗?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只有想不到的事。所以,在今后的生活里,我们要善于思考,勇于探索,去发现和发明未知的东西。
2、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第一台天文望远镜的发明
小伙伴们,大家好!天文馆空中课堂上课啦!
导语:从肉眼仰望星空到使用天文望远镜,小伙伴们在天象观测中感受到越来越多的乐趣。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随着望远镜的发明和发展而越来越远、越来越深入。那么望远镜是如何出现的呢?在今天的空中课堂中,北京天文馆首席科普专家寇文老师,将给大家讲解其中的科普知识。
天文学是一个观测的科学,在天文观测过程中,观测工具是十分重要的。其实人的眼睛就是一个最基本的观测工具,一些天文现象用眼睛直接看就可以,比如认识星座、观赏流星雨等,完全可以不用望远镜。但人眼的观测能力毕竟有限,要想看的更清楚或看到的更多,就要借助天文望远镜才能提高观测效果。
月球 摄影:北京天文馆 詹想
比如用肉眼看月亮,只可以看到月相的变化,顶多还能再隐约看出月亮上有明暗不同的区域。而通过天文望远镜,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月面上的环形山、月海、山脉、辐射纹等细节。
用肉眼看五大行星,再怎么看也只是一个亮点,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到土星的光环、金星的位相、木星条纹和卫星还有火星的极冠。
金牛座的昴星团,俗称七姊妹星团,用肉眼看起来只有6、7颗星,在望远镜中看到星星的数量可以有上百颗。
昴星团 图源:每日天文一图
肉眼只能看到少数几个亮度较亮的星云、星团、星系,即使在天气极好的时候,它们看起来也只是云雾状的模糊斑点。用望远镜则可以看清它们的轮廓和细节。而大量肉眼完全看不到的深空天体,在望远镜中也露出了真容。
望远镜的出现望远镜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呢?望远镜最早在17世纪初出现在荷兰。关于望远镜的发明过程有多种说法,其中比较流行的一种说法是在眼镜店里出现的。荷兰当时有一个眼镜商,名叫汉斯·利帕希,有一天,他的眼镜店里伙计的孩子们在的柜台上拿着一些眼镜片玩耍,偶然把两个镜片一前一后排成一条线,眼镜靠近透镜看去,惊奇地发现远处教堂的塔尖好像被拉近了、变大了。孩子们在无意间发现了望远镜的秘密。汉斯·利帕希立刻明白这一发现的重要性,为了方便观看,他把两片镜片装在一个筒子的两端,这样第一台望远镜就制成了。它被当作高科技产品献给了当时荷兰的最高执政官。
1609年5月,意大利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听说这件事后,搞清楚了其中的原理,独立制作出了望远镜。最初制作的望远镜,只能放大3倍,经过不断改进,伽利略最终制作出了一个放大倍数为32倍的望远镜,并把它指向了天空,并且很快就有了一系列重大的发现。在伽利略的望远镜中,月亮成了一张千疮百孔、布满瘢痕的“大麻脸”,他把那些四周高耸突出的圆坑命名为“环形山”,而把平坦的暗黑区域称之为“海”,当时伽利略真的认为月海和地球上的海洋一样充满了水。指向太阳,发现了太阳上的黑子,连续观测还发现太阳也存在自转。金星则像一个弯弯的月牙。木星看起来有一个小小的圆面。周围有四颗小星在围绕它运转,这四颗星就是木星的卫星,后来被人们称为伽利略卫星。茫茫的银河在伽利略的望远镜中看起来是由无数恒星组成。这些发现有力地支持了哥白尼的日心说,动摇了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地心说。
图源:Ancientpages.com
伽利略的工作是开创性的,他是第一个把望远镜指向天空的人,望远镜的出现大大开阔了人类观测太空的视野,开辟了天文学的新时代,打开了近代天文学的大门。当时人们盛行的说法是:“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伽利略发现了新宇宙”。2009年,为纪念伽利略首次用望远镜进行天文观测400年,联合国将这一年定为国际天文年。
伽利略制作的望远镜是一种折射式望远镜,他是用凸透镜做物镜,用凹透镜做目镜,这种望远镜制作简单,价格低廉,但有很大的局限性,放大倍数不能太大,视场很小。
在伽利略的望远镜出现后不久,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于1611年发明了一种新型的折射式望远镜。物镜也是凸透镜,但是和伽利略式望远镜不同,目镜是凸透镜。这种望远镜成像是上下左右颠倒的,但视场可以设计的较大,倍数也比伽利略式望远镜大很多。总之优点很多,后来的折射式望远镜都是采用的开普勒式的设计。
开普勒式折射式望远镜光路图 图源:网络
早期的折射式望远镜有个重大的缺陷,就是会有色差,也就是在望远镜中看到的星星周围会镶着有五颜六色的彩色花边,这并不是星星的真实样子,而是由于望远镜的缺陷造成的,非常影响观测效果。当时人们并不了解造成色差的原因,通过不断实验,发现把望远镜的焦距加长可以有效地减轻色差,于是望远镜的长度不断增长,最长的望远镜达到了惊人的60米,使用起来非常不方便。
那么究竟有没有办法解决色差的问题呢?望远镜究竟还会有怎么的发展呢?我会在以后找机会继续向大家介绍。
本文关键词:一台天文望远镜多少钱,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由谁制作,天文望远镜704az,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是谁制作的,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是谁发明的。这就是关于《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更多的知识请继续关注《犇涌向乾》百科知识网站:!
99%的人还看了
猜你感兴趣
版权申明
本文" 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http://eshow365.cn/3-3863-0.html 内容来自互联网,请自行判断内容的正确性。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